[一家之言]“乡村游”莫丢“乡村味”
近年来,随着各地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许多农村相继开发乡村旅游,一些村民也纷纷开设农家乐和民宿,以吸引游客,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廖卫芳

近年来,随着各地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许多农村相继开发乡村旅游,一些村民也纷纷开设农家乐和民宿,以吸引游客,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但笔者发现,眼下,一些农村在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往往把原先的“乡村味”给开发掉了。有的东施效颦,把城市景区的那一套“高大上”的东西照搬照抄到了乡村,也学城里建假山、挖水塘、建小桥、种名树;有的村里那些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名木古树,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但有的村干部为了整齐划一,竟把这些名木古树全部砍了,改种价格不菲的树木,结果存活率低,枯的枯,死的死,浪费很大;有的村口原本就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但却偏偏要把小河填了,改做它用,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极不美观。有的甚至不惜巨资,把那些常年披绿的小山坡也给推平了,建了不少新楼房。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本就应该保持“原汁原味”,这才符合乡村旅游的特色和本意。外地游客到乡村来旅游,不是来看假山、水塘、小桥和名贵树木,他们更需要的是乡村所特有的那些自然风景。比如河滩里柳树成荫的自然风景,乡村小河、小溪的清澈流水,村口的参天古树,四周的小山坡,这些都是自然的美景,无需“装饰”和“雕刻”,都是“原汁原味”的美景。

因此,笔者以为,各地各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一定要秉承乡村的“原汁原味”,要注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旅游品质的提升和各项服务的提高,而切莫让乡村游失去了“乡村味”。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