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贫困学子双胞胎兄弟:铭记教导 不负期盼
父亲50岁,母亲48岁,受胃病折磨近8年,需常年服药控制病痛,1992年出生的姐姐还未找到工作。肖圣文和肖圣武同时考入大学,2人高昂的大学学杂费,让这个农村低保......

原标题:铭记教导 不负期盼 访吉安县农田里走出的“文武”双胞胎兄弟

兄弟俩在农田里帮父母干农活

兄弟俩在农田里帮父母干农活

肖圣文、肖圣武,这对“文武”双全的双胞胎,出生于1997年10月26日,吉安县指阳乡石坑村委下边村从此多了2份欢声笑语。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当年牙牙学语的双胞胎分别以理科548分和538分的成绩同时考上大学,但面对“巨额”的学杂费,这个困难的家庭喜忧参半。15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对双胞胎的家中,看到正在帮父母收割稻子的兄弟俩。

农田里长大的“文武”兄弟,吃苦是常态

肖圣文和肖圣武的家,是一幢十几年前修建的简陋砖房。兄弟俩就住在客厅旁边的小房间。走进小房间,记者感到里边虽然小而陈旧,但显得非常简单、整洁。整个房间不足10个平方米,屋内只有2张床和1张很旧的写字台,上边放满了兄弟俩的生活用品。“虽然简陋,但这已是我们家最大的房间,特意留给他们两兄弟住的,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母亲周秋妹告诉记者,由于屋内光线不好,兄弟俩从小学到初中,都只能在客厅写作业、看书,没有特别安静的学习环境。

因为以种地为生,每到农忙时节,家中就堆满了成袋的谷子,显得十分拥挤。“记得我们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就开始帮父母在地里抛秧、插秧、割稻子。”哥哥肖圣文说,“那时候在地里干活还时常看到同学们结伴在附近游戏玩耍,而我和弟弟只能双腿扎在泥里,学爸妈做事的动作,帮忙干活。”“一家人就靠种为生,种了二三十亩地,全靠我们夫妻俩忙活,实在没办法,只能让小小年纪的孩子也下地帮忙。”肖圣文和肖圣武的父亲肖学亮搓着粗糙的手朴实地说道。记者注意到,50岁的肖学亮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显得憔悴,黝黑的皮肤、干瘦的身材,手臂上布满了伤疤。

“我们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吃够了没上学的苦,所以希望3个小孩能学到知识,生活得更好。”肖学亮望着桌上肖圣文和肖圣武兄弟俩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坚定地说。从肖圣文和肖圣武两兄弟记事以来,父亲和母亲一年到头几乎每天天没亮就出发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农忙时,兄弟俩放学回家,不仅要到地里帮忙,还要烧火做饭给父母吃。周秋妹告诉记者,孩子们真的挺不容易,他们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上小学起,学习就非常用功,回家吃饭也非常节省,有时来不及做菜,就随便弄点腌菜下饭。

12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