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古稀老人匡思国坚持写作数十载仍痴心不改(2)
1945年出生,1993年创作长诗《十年》(1600行),1993年创作《寓言新编》(200篇)并被北京东方文化出版社刊载。其创作的《父亲的橡皮肚》《永恒的怀念》等多篇......

成长 生活为他提供创作源泉

工作后,匡思国每天都坚持写作,“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精力去创作更多的作品,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写作”。匡思国说,在工作时,突然想到一个好的写作素材,他便会记录下来。1988年,匡思国决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创作中。

说起家人的支持,匡思国说他尤其要感谢妻子。“家里的家务事大部分由她承担,她默默地承担抚育儿女的重任,让我能在生活的压力下抽出时间写作,使我在寂寞的创作中得到一丝安慰,也增加了我在困难中前进的勇气。”

“我作品中的很多素材和灵感都来源于生活。”2014年,匡思国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奇闯深圳》,小说中许多人物都是确有其人。匡思国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就去广东深圳打过工,而这些打工经历为他写小说提供了新鲜的素材。“胡编乱造的小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真正有感而发的小说才能深入人心。我的作品都能在我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有些是我自己的经历,有些是我听别人讲述的。”匡思国说,除了自身的经历外,他也很喜欢交朋友,很喜欢观察生活,这些都让他获得写作上的灵感。匡思国告诉记者:“看书、看报和写作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各种书我都看,我的家里放置了好多书,这些都是我的精神食粮。”

开花 25年创作2部电视剧本

在谈及最喜欢的作品时,匡思国说是他于1993年创作的长诗《十年》,它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传递出那个特殊年代的一种文学情怀。但说起最难忘的作品时,却是他从1988年就开始创作的电视剧本《文天祥传奇》(40集)和《解缙的传说》(30集),“这两部电视剧本,我写了25年,于2013年定稿,现剧本投至杭州长城影视集团,据说广电总局正在审批。”当记者询问匡思国为何会以这两位人物为原型创作剧本时,匡思国激动告诉记者:“因为文天祥、解缙都是我们吉安市人,作为家乡人,应该弘扬他们的高尚品格,所以我从1988年就开始创作。”匡思国说,一开始他创作的是电影剧本,后来又写了二十多集。在上海工作时,匡思国有幸结识作家王月瑞,他劝匡思国辞职一心一意完成这两部剧本,并送给他一本《中国历史地图册》。

在创作过程中,匡思国也遇到了不少艰辛,早先没有电脑,匡思国的作品全是手写,方格稿纸不知用了多少本。后来,女儿帮他买了电脑,又买了手写板。“我高中时学的是俄语,英文只会26个字母。66岁才开始学习用电脑,手写板写坏了6块。”匡思国告诉记者,《文天祥传奇》剧本里的素材来源于老家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在创作剧本前,匡思国还特意前往文天祥老家青原区富田镇,实地考察走访,从中了解一些文天祥的故事。他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创作的这两部剧本能得到一些导演的赏识,并拍成电视剧。

匡思国虽然已经71岁,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他仍思维敏捷。他说,他会一直坚持写作,直到他写不动。

记者张苡歆、实习生周佳佳  文/图

12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