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旺旺
“峥儿,快过来添柴。”奶奶在低矮昏暗的厨房里唤着我。我闻声,踩着泥泞的乱石子路,推开被老鼠啃噬过的破木门,跑进厨房。扑面而来的,是灰黑色的浓烟,呛鼻而......

“峥儿,快过来添柴。”奶奶在低矮昏暗的厨房里唤着我。我闻声,踩着泥泞的乱石子路,推开被老鼠啃噬过的破木门,跑进厨房。扑面而来的,是灰黑色的浓烟,呛鼻而刺眼。

家中只有老式灶台,是用石灰砖垒成的逼仄方体。前边留着个空当作烟囱,而烟囱在风雨的常年侵蚀后,破旧不堪,浓烟总会倒灌回厨房。后面开了一个口子作添柴的地方,添柴口的外壁在浓烟日积月累的熏陶后,变得漆黑又破旧。添柴时,一不小心就会让干净的衣袖蹭上那厚厚的、乌黑的、粘稠的烟灰。灶台中间留有一个大圆形,安放了一口大锅。这口锅也不知道用了有多久,锅壁上细小的“天窗”是经过岁月冲刷后留下的痕迹,汤水总会迫不及待地通过这些细密的“天窗”溜走。

“咳咳咳……我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在乌烟瘴气中附身,在混乱杂散中往柴堆里拿柴。寒冬里,柴堆变得格外冰冷扎手,像全是布满倒刺的荆棘。我费力地将柴折到适宜的长度,再放进添柴口,手臂伸缩间衣袖上早就蹭到了那乌黑粘稠的锅灰,整双手也渐渐变得红肿。不一会工夫,我便灰头土脸,眼睛也被熏得泪流不止。陶澜明描绘的所谓“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图景只能是海市蜃楼、梦里水乡。

“奶奶,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有新的大灶台呀?”我拨弄着灶门里的柴,火光跳动,映照着我眼里满满的期望。

奶奶用长长把柄的锅铲翻炒着菜,在“噼里啪啦”的爆油声中回应:“再用用,灶台还能用几年嘞。”

我伸手轻轻抠了抠早已老化松动的石灰砖,重重地叹了口气,“唉———,我真想有一个新的大灶台啊。”我望了望窄小的通风窗,外边已是寂静而又旷远的黑夜,天地漆黑得就像让我厌弃的锅灰。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许多的日日夜夜……

待我发觉日子已经悄然流逝时,艰苦也已经悄悄离我远去。笔直宽阔的水泥路通进了老家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家中的老灶台也已拆除。那些裸露在外的石灰砖被换成了坚实的大青砖,灶墙抹上了平滑光亮的水泥,灶面铺上了洁白光溜的瓷砖,堆放柴草的角落也用砖块围成了规则的方形,柴草紧凑有序地码放着,破损的大锅换成了崭新的不锈钢锅,紧贴灶台的墙上安装了一个大玻璃窗,窗上安了一台大排风扇,油烟顺着风扇一股股地被卷了出去,被风吹去了远方。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烟雾缭绕,徘徊在厨房久久不愿离去,甚至“三步两回头”地跑回厨房,充斥着整个狭隘空间。今天,奶奶炒菜的香气也会顺着风扇溢出,先是绕着厨房屋顶袅袅,然后慢慢扩散、漫延,飘得很远很远……望着这干净整洁的厨房,闻着这飘荡四溢的香气,我不禁莞尔。

日子越过越好,美丽乡村越来越美。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发现有新的变化,村庄周边的杂草会被及时铲除,条条硬化的道路四通八达、干干净净,大道路口有了环保垃圾桶,摇摆晃荡的独木桥建成了结实耐用的钢筋水泥桥,很多的老屋也改建成了精致美观的小洋楼,家家的屋顶都盖上了红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户户的墙面都刷上了洁白的石灰膏。改厕改厨开展得如火如茶,抽水马桶、卫生厕、沼气灶、液化气灶入门进户。电饭煲放在新桌上,白润香甜的大米饭引人垂涎三尺咽口水。

我又一次走进厨房,奶奶正炒着菜,用的是现代化的液化气灶,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喊我去添柴了,菜香味袅袅娜娜地不断从厨房漫出去。我轻轻地摩挲着这现代化的锃亮硬实的不锈钢液化气灶台,感慨万千。我再看了看那静卧一隅的老青砖大灶台,依旧保留着,沉寂在时光的角落里。

“快去客厅坐着,菜马上就好了。”奶奶将我撵出厨房,我走进明亮宽敞的客厅,悠闲地等着奶奶炒完菜,与家人一同吃晚餐。夜幕降临,灯火莹莹。热闹的大餐桌上,亲人们举杯共饮,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和和美美,气氛温馨。我夹起奶奶炒好的菜,蔬菜青脆、鱼肉香润、辣椒鲜美、玉米糯甜、腊肉微咸……吃着吃着,我沉醉其中,这真是一种极致的美味享受!

老灶台———新灶台———现代化灶台,岁月变迁,时代进步,人们幸福。小小灶台,可以看出历史发展、国家兴旺、社会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小灶台,印证了科技的快速应用,见证了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灶台虽小,却能让我们看到整个祖国的繁荣昌盛!

老灶台,已成了我记忆中的不可毁灭的棱角,它一直都停留在我的心里,仿若从未拆除。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她有时叫青春,有时叫故乡,而那些可以回首品味的,她有时叫回忆,有时叫过往。但那些可以祈盼的时光,只有未来的日新月异。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文明富强,祝愿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作者系泰和中学高一学生,本文原题为《灶台》)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