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暖暖
梨花院落,潇潇翠竹。一桌、一椅、一闲人。

梨花院落,潇潇翠竹。一桌、一椅、一闲人。

恍惚间,谁家炊烟袅袅升起,像雨后山谷中升腾起的缥缈。“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此时的炊烟,美得就像村庄的女儿,亲吻着母亲的面颊。未舒展她的腰身之前,她拥抱着青色的瓦菲,红色的砖墙,缱绻情深,依依难舍。当她娉婷而起,又似一位着乳白色薄纱的仙子,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缠住了我的视线,飘飘然,我欲乘烟归琼宇,化烟而登仙。

炊烟在青色的屋瓦间氤氲,如京剧舞台上的水袖飘飞,飞出了江南水乡的秀美;又像画家宣纸挥毫泼墨,泼出了北国千里冰封的静穆。我仿佛在这静穆中,于秀美的罅隙里,听到一声低叹。一抹炊烟,是江南游子沉沉的思念么!或在骆走大漠的落日里,或在孤城紧闭的白云间,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灰白的……炊烟,在静寂的古道上,在飘袂的西风中,渐渐地上腾,渐渐地消隐。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细细密密地缥缈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一烟一梦,梦里梦外皆是客。若虚无的美丽,又有着诗般的朦胧。一种期盼,如荷花般的清莹;千缕惆怅,似扁舟般的摇晃。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炊烟绕心头。

我见过清晨的炊烟。早上起来,推窗,太阳在东方露出会心的笑,如质朴纯真的姑娘,羞涩染红了脸。望远,烟雾轻轻弥漫,草儿摇曳。蜿蜒曲折地小路上,农夫三三两两,荷锄而归,一路哼着自然生动的歌谣,自由自在。近处,妇女们呼鸡喂食声,此起彼伏。晨曦吻着乡村的容颜,炊烟绕着乡村的秀发,房子屋檐延伸,装点着故乡的古色古香,旧貌新颜。“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渊明在晨光中觅炊烟而归。袅袅秋风翠竹起,缕缕炊烟瓦缝生,季鹰的莼鲈之思,定是因晨光中的炊烟而起。看,那一缕缕炊烟,在晨光中朦胧,烟色淡淡,如盘龙遒劲,又似仙子袅娜,阳刚之气尽显清扬之柔媚;听,如薄雾轻笼,花苞初绽,那炊烟轻摇慢抟之中,竟飘出文字的清香,浸出诗词的韵味。在乡村的清晨里,穿过秦月汉关,拂过唐砖宋瓦,掠过枯藤昏鸦,踏过丝绸之路,翻过茶马古道,一声,一声,滴落,散入乡村咏叹调里。

我眷恋黄昏的炊烟。那么真,那么美!当天空被夕阳染上胭脂色,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在蓝天游荡的白云,那盛开的晚霞,就成为了炊烟的陪衬。这时的炊烟,如慈祥的母亲的眼,俯瞰着黄昏中的乡村;又如天河里坠落的一弯金色的月亮,亲吻着故乡的田园。从炊烟袅袅的村落里,不时传出几声狗吠鸡鸣,仿佛是一个遥远而朦胧的梦。远处,谁家笛声哀怨而幽愤。呜呜咽咽的,似手溅着点点的泪花。是李白吗?“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那天的太白,定是在黄昏的炊烟中,回忆起人生最静好的时光,品味着一路走过的最灿烂的风霜,想起在故乡时最初的鲜花怒马的少年模样。过尽千帆,看岁月把心迹澄清,于是有了夕阳下炊烟的温暖。身隔沧海,沉淀所有的波澜壮阔,炊烟就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荡气回肠。

是的,黄昏如一支牧歌,轻悠悠地吹拂着炊烟。炊烟在黄昏的柔光里,仿佛流出了潺潺的水声,汇成一泓碧玉般的深潭,水潭里荡起一层层细碎涟漪,扩散。每一层涟漪的背后,都埋藏着一颗沧桑而柔韧的心灵。“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低沉地吟唱,何曾湮没?七十年的乡音,七十载的风雨,远离故乡的游子呵,“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看见了吗?故乡的炊烟又起。听见了吗?大陆的炊烟轻唤:归来吧,远方的游子。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凝眸,炊烟流转,倏忽七十年时光。

院落,翠竹,一桌,一椅,一闲人。

(作者系吉水中学高一学生,本文原题为《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