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新韵
在吉安境内赣江两岸的青山绿水间,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亭遍布乡野。这些散落在庐陵大地的古村,仿佛一颗颗明珠,成为庐陵文化的重......

古村新韵——我市古村落保护与建设综述

     

渼陂古村

     

钓源古村      

在吉安境内赣江两岸的青山绿水间,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亭遍布乡野。这些散落在庐陵大地的古村,仿佛一颗颗明珠,成为庐陵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按照了适度开发利用与永续修缮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将古村保护纳入到旅游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格局中,走出了一条较为科学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一座雄伟壮观的牌坊,一片翘角飞檐的老屋,一堵高大雄伟的马头墙,一条幽静深远的古街,一棵葱郁茂盛的古树……这是渼陂古村的样子,安静悠然。

在这个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古村里,现存367栋明清古建筑,几乎每一栋都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深厚的文化底蕴,恬静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民居以及幽静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渼陂古村的魅力。

保护为重,守住历史的“筋骨肉”

古村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我市古村落90%兴建于明清,可以说,每一座古村都展示了人类珍贵的生存历程和人类生命的存在历程。留下它,记载它,守住历史的“筋骨肉”,对社会、民族和整个人类都是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时代久远,岁月侵蚀,许多建筑物亟待抢救修复,不少文化遗存急需弘扬传承。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古村落文化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究实效”的工作原则,定举措、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我市共投入保护经费约49312万元,实施了510多个(处)的保护维修工程。除了发挥政府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外,我市还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动员和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引进社会资本用于古村落的保护。古村落居民也自发捐款主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我市还注重传承,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和各类历史民俗文物、传统生产生活器物进行普查、登记和必要的维修,进行展示和生产场景复原;对宗族渊源、迁徙、经济、家族发展、重要人物史料和民俗进行挖掘整理;利用古宗祠、古戏台开展活动,在传承中注入时代元素,让文化积淀“活”起来。吉安县固江镇的鲤鱼灯、青原区富田镇的喊船、永新县的盾牌舞等起死回生,吉安县永和镇吉州窑古遗址公园、万安百嘉镇黄南村的耕读园,泰和马市镇蜀口村的村史馆、峡江县水边镇湖州村的“抬菩萨”等成为展示传统村落文化、推动传统村落旅游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市有2镇7村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镇22个村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7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4个村列入江西省传统村落名录。

引导为先,传承文化的“精气神”

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人人塘边忙浣洗,家家门前流清泉。

无论是在渼陂钓源,还是燥石湖洲,岁月悠悠,但这里的村民依然悠闲地生活在村落中。汩汩流淌的清泉,和挂在檐角的一抹残阳,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乡村意境图。

近年来,我市注重把庐陵文化的“精气神”融入传统村落保护中,在修编村庄规划上,注重保持历史脉络,大力推广“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庐陵建筑风格和“青砖黛瓦、白墙红柱、吊楼翘角、墙裙花窗”的客家民居风情。先后汇编了《吉安市庐陵文化特色民居图集》和《吉安市农村安居工程设计图集》和《吉安市乡村住宅推广图集》供农民选用,注意统筹好传统村落保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关系,古建筑、革命旧址、红色标语等得到了较好修缮和保护。秉承“清净整洁、线条有序、色块和谐、主次协调”美的内涵,注重尊重自然,回归传统,因地制宜,引农上坡,做到“八不八多”“八个严禁”,尽最大可能留住自然岁月和生态系统,留住古宅和民居,把村庄打造成为山水相连、花鸟相依、林田相映的美丽家园,努力让世世代代吉安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古村落、古民居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传承,是民俗民情的符号。

为了留存那些古老的记忆,我市将古村落与新农村建设纳入一体化改造,注重古村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改造,通过编制古村总体规划,对古村进行系统保护开发,树立村民对古村的保护意识,在改造过程中突出考虑村民生活与文化传承,基本上做到移步皆景、步步皆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明确古村落发展限制要求、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改善古村落基础设施条件,使生活在古村落中的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为此,一批较完好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塔、古亭等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人文景观得以保留。

开发为要,挖掘资源的“潜能量”

幽深的石板巷道,映衬着青砖黛瓦,听溶江水声潺潺,闻农家蔬果菜香……

如今,每个周末来洲塘古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洲塘已成为永新书法之乡的窗口、永新书画作品创作基地和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曾经破败的洲塘古村,成功变身活力无限的“绿富美”。

让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活”起来,让文化生息繁衍,从“死文化”变成“活文化”,“以文化养文化”,我市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文化积淀和“红绿古”自然风韵,大力推广“文化游”“农家乐”,推动“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的发展,把古村落作为一种极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提升我市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古村落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

我市红色文化遗存有909处971个点,总体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山上山下,互联互通,开发利用与精神传承并重,串联整合红色旅游和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形成精品线路,成为古村旅游的新亮点。永新三湾改编旧址成为全国国防教育基地,东固革命旧址群、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以及渼陂、陂下、茅坪、神山等村列入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现场教学点,参观旅游人次逐年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我市各传统村落都注重结合自身特色,筹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会。安福柘溪吃新节、吉州钓源祭祖、万安坛上儿郎灯会、永丰龙冈“三月三”等节会也是异彩纷呈、特色浓郁。渼陂、钓源、燕坊等传统村落先后被国家评为4A或3A级景区。

“耕读黄南”“民俗渥田”“进士蜀口”“客家碧洲”“红色三湾”“文化怀忠”“水韵鹭溪”“陶瓷永和”“旅游神山”等一大批独具韵味、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

经过历史和岁月的磨洗,古村落这一浸润在群众血脉之中的文化,必将如陈年佳酿一般,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醇香。

(供图:彭生苟)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