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万安“旧城改造”的故事
在万安县芙蓉镇,从坛上巷、朱家巷再到西门口、古城墙观澜门一带,都属于万安县城的城南片区。初春时节,笔者来到这儿,寻访"旧城改造"的故事。......

     

万安城南新景

     

年轻女子在古城墙跳舞。  

■郭志锋文/图

在万安县芙蓉镇,从坛上巷、朱家巷再到西门口、古城墙观澜门一带,都属于万安县城的城南片区。初春时节,笔者来到这儿,寻访"旧城改造"的故事。

关于万安城南片区的过去,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城南旧事”。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赣江水运的重要商埠,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中心,有过“百家商铺共聚,千户商贾云集”的繁荣,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南旧事”里的亮色越来越淡,问题却越积越多,比如家门前的路那么崎岖,睁着眼睛都会摔跤;比如一到晚上,巷子里乌黑乌黑,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污水坑里。回忆往事,居民平湘十分动情,说:“那时,我们就一直盼啊,盼着盼着,真的盼来了好消息。”

2015年初,城南片区迎来了县里派来的调研组。接着召开了群众动员会。会上,宣布了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定,采用超前理念进行“旧城改造”,改造从坛上巷、朱家巷入手,力争用三五年时间,把破旧落后的城南改造成宜居宜业的精品小区,把“城南旧事”演变成“城南新景”,从而达到从城市美容上升到功能再造,从传承文脉上升到留住乡愁的目标。

旧城改造项目启动后,上门宣传动员的干部一茬又一茬。有帮扶单位的,从县政协到县人大机关,还有镇里、社区的。县住建局还在坛上巷挂出了一幅巨大的规划效果图,图上标明三期改造,要拆正房30多栋、杂房151间,立面改造130多栋,涉及的面积近二百亩。紧接着,县里花200万元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改造方案,将各个方案在社区公示,大家天天围在方案前,七嘴八舌,讨论得热烈。“两巷改造理事会”成立,由理事会负责征集巷子的历史文化资料,全过程参与改造方案的审定与修改。

开始,居民平湘不太相信。直到那天签拆迁协议,看到大家早早地来排队,队伍拉得老长,气氛十分热烈,直到小区迎来了勘测、设计队,开来了几台大型的挖掘机,平湘这才有点傻眼。果然,城南每天都在华丽转身:乱搭乱建的棚子不见了,变成了崭新的公共厕所;堆积多年的垃圾运走了,变成了宽敞的生态停车场;横七竖八的菜地消失了,变成了栽满绿树鲜花的休闲广场;纠缠不清的管线不见了,变成了地下综合管网……果然,政府做到了“一房一案”,“一家一案”,既没有大拆大建,又没有拍卖一宗土地,空地全都变成了公共设施。这一切,就像变魔术一般,规划效果图居然一一化为了现实。

晚上,县电视台播放了旧城改造的宣传片,理事会会长老刘,对着镜头自豪地说:“作为会长,我还带头拆除了卫生间和一间杂房,现在我们这儿成了大公园喽。”

走进坛上巷,我参观了造型别致的民国专员楼等一批民清建筑,参观了民国往事、拉黄包车等新建的景观小品,还参观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儿郎文化展示馆”。

在展示馆内,我听到了关于儿郎神的传说,看到了八位儿郎神腊像:红孩儿、哪咤、李靖、金咤、木咤、杨戬、韦陀、雷震子。他们一个个气质脱俗,英俊潇洒。用手抚摸着一件件“儿郎灯会”的表演道具:大刀、面具、路牌、花船……忽然间,我的心思飘得很远,一直飘向了唐代。

儿郎文化,万安县正宗的地方特产。相传,在唐代,有村民在赣江边拾柴,拾到了八个儿郎面具。村民不敢怠慢,将此面具放在家里供祭。此后,他的生活顺风顺水,儿子科考也一举成功。由此演变,竟化成一种习俗:儿郎灯会。每年的元宵节都要定期举行,参与的群众络绎不绝。“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近年经县文化馆收集与整理,被省里列为非遗项目。喜讯传来,一支展演“儿郎灯会”的队伍也在民间组建。

馆内特意修建了一个表演舞台,舞台上漂亮的喷绘背景中间,写着几个醒目大字:“文化大舞台,大家一起来”。走出馆外,是一个偌大的儿郎文化广场。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总是灯光璀璨,周围的群众争相前来,在曼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

儿郎广场对面,就是观澜片区,属于“城改”二期,经历的也是阵痛后的“脱胎换骨”。

关乎观澜片区的改造,廖丽华有切肤般的感受。改前,杂房七零八落,环境脏乱差,即使出门骑个电动车都没法掉头,更闹心的是屋旁还有一个县生资公司的农药、鞭炮仓库。白天味道刺鼻,夜晚提心吊胆,唯恐有个闪失。所以,当社区人员上门动员时,廖丽华扬眉吐气,连说:“党的政策就是好,想我们之所想,我一定积极配合。”

观澜门片区紧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县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以及全省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万安水力发电厂区,又有渔民多,鱼市交易繁忙的地域特点。于是,鱼文化成了历史文脉。最能彰显这一文脉的是占地五千平方米的“鱼文化主题公园”。漫步公园,但见草地正在泛青,各种树木纷纷亮出了或桃红或李白的花骨朵。在“鱼跃龙门”的主题雕塑前,一群又一群游客争着拍照留念。而在鸬鹚捕鱼、船形树池、鱼篓晒网等一系列景观小品前,小孩们正在追逐戏闹。

中央,独出心裁地建有一座鱼乐馆,浓墨重彩地描绘着鱼文化。入门,就是一整面墙,上有数千个鱼字的不同写法,视觉效果的确震撼。还有寓教于乐的科普演示,借助于声、光、电等高科技媒介,将长江流域淡水鱼的各类知识,以场景还原、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展示得直观生动、引人入胜。

出了门,发现周边的老街已被改造成骑楼的形式,一派古风古貌。长长的青石板路整洁得就像一面明镜,吸引你眼球的是雕花小窗、红灯笼,是镂花门柱、青石板路等江南特有的古元素。这种充满年代感的古街,让人仿佛来到了江南小城的弄堂,过上了心中向往的慢生活。它与滔滔赣江、古城墙、江边大榕树,恰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休闲旅游景点。陪同采访的社区党委书记金花说:“城改的每一步,都是按旅游景区标准设计,看不到水电管网,看不到排污沟壑,如今的城南片区已入选省历史文化街区。”

2017年,旧城改造第三期,拓展到了步行街。这里涉及到一所老粮管所、多栋很不规则的老仓库,还有几栋年代久远的老集体宿舍,征地拆迁任务更加艰巨。

社区干部天天进户走访,摸底调查,再三讲解,直到解开对方心结。有的干部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将嘴巴磨烂,却磨烂了好几双鞋。每一户,参与的干部都要走上十几回,有的来来回回,不下数十次。就连镇党委书记、镇长,也不例外。白天忙公务,晚上再走访。到了最后,个别想不通的群众见到包户干部,只好主动上前,羞惭地说:“再不签字,我都没脸见你了。”采访中,老居民春生一见包户干部金花,就不住地夸奖:“社区干部,个个棒。金花,脾气好,能吃苦。”

城南三期改造,居民春梅始终参与。她至今记得为了结合城南三期区域特色,积极植入新型业态,以聚集人气、激发商业活力,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业,设计的方案是讨论了再讨论,改了又改。

一连几天,大家一直在思考,究竟该布什么业态更稳妥?

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最终找到了突破口。城南,地处赣江边,从儿郎文化到鱼文化,因地制宜,当然是万安鱼宴。

要论万安鱼宴,得先说万安鱼头。连百度百科都有记载: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宋王室南逃。隆裕太后沿着赣江水道,逆流而上,一直逃到造口壁。已退休在家的礼部尚书许贵听说太后驾到,忙在“毯子前”(今改名为弹前乡)迎候,并从江中捞了一条胖头鱼煮汤,奉给隆裕太后吃。隆裕太后一喝,大赞味美,赐名为“万安鱼头”。

1995年,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万安水电站建成后,大坝以上形成了长达百里的万安湖。湖水清澈,是出产鲜鱼的天然鱼场。取来产自万安湖的鳙鱼,将其头斩下,伴以万安湖水清煮,再下辣椒、葱姜以佐料,味道特别鲜美,万安鱼头因而越发有名。万安湖出产的著名鱼种还有黄丫头、翘白、沙头鱼等。在万安,甚至还有专门用鱼膘、鱼肠、鱼籽做的美鱼佳肴,一桌能做数十道。万安鱼宴,赫然成为一张鲜亮的地方文化名片。

决心既下,做出来的又得是精品。短短数月,不知不觉间,粮管所、粮库、宿舍等等,变成了气度非凡的“生态鱼美食园”:明亮的柏油大道四通八达,碗屋、缸雕、月牙门等景观让人留恋,特别是一家家独特小巧的鱼馆,如同小家碧玉,整装待嫁。县投资开发公司牵头,面向社会公开招租,似乎一夜之间,这里就成了展现万安美食的特大超市,鱼头鱼宴、窑头豆腐、赣江鹅王等特色美食纷纷进驻开业,“舌尖上的万安”一览无余。

东坡河鱼馆、江泉宾客、创味大酒店……一家家饭店均以鱼宴为主打菜,以万安鱼头为特色品牌。一批城南片区的贫困市民进入鱼馆当起了大厨或店小二,从此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春梅属于城镇贫困户,优先被安排在一家饭店里工作,如今她忙忙碌碌,过得充实而快乐。

站在这些鱼馆前,我闻到了一阵阵鱼的鲜美香味,也看到了许多游客,从一家家鱼宴馆里走出来,如同当年的隆裕太后一样,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