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拾忆
寒冬时节,又是一年茶油飘香时,农家灶台上炸着薯包,芳香悠远。

寒冬时节,又是一年茶油飘香时,农家灶台上炸着薯包,芳香悠远。这是儿时的味道,我自打高中以后一直在外求学和工作,很少吃到热乎气里透着茶油香味的薯包,有时看到街边卖的油炸小吃,猛然间就会想起自己好像错过了很多次家乡风味。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大家居住在山脉相连的山谷间,地少多丘陵,家家户户都有一片山林。早年间,山上野蛮生长着各种灌木和竹子,现在大都种上了松、杉等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但不少地方还是保留了以前种下的山茶树。由于现在大家都选择外出谋生,山茶林少有打理,人迹罕至而渐渐荒芜,但这一片片山茶林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有着太多童趣和回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山茶林也热闹起来了。小树枝头旧叶添新绿,还有白色的小花。村里的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相约到附近山上玩耍。那时的山茶林每年都会被人用锄头铲去杂草,整理成行,记忆里邻县时不时有些年过花甲的人来我们这“铲岭”(方言谐音),打点小工补贴家用。山茶林里连杂草都来不及长出,忙碌的长辈们无暇顾及我们的去向,这让我们有了肆意玩耍的机会,在山上摸爬滚打,满身泥回家挨骂也乐此不疲。山茶花盛开时,蜜蜂盘桓采蜜传粉,我们就地折个地蕨枝,抽去芯后是个天然的吸管,伸到花蕊处轻轻一吸,一股子带着花香的甜味直击味蕾,穿过喉咙余味无穷。比起花蜜,茶包和茶耳朵才是我们的最爱,它们伴着新叶而生,刚开始是红色的,味道有点涩。一段时间过后,褪去外面的那一层表皮露出白色的肉,这时候味道正好,值得大快朵颐。运气好时我们不多会就能摘到一袋子茶包,大家喜欢聚在一起比比谁摘的最大,这时候那个擅长爬树摘到高枝上硕果的孩子总是获胜的那个人。渐渐的,我们都长大了,先后走出小山村外出求学或者工作,回来时总是太匆匆,也就难再见到茶包和茶耳朵挂满枝头的场景了。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吃得健康,茶油以其天然无公害的特质火爆市场。山茶树只要种下,接下来就是等待每年寒露一到就可以上山采摘山茶籽,整个过程无需过多人为操劳。采摘山茶籽时,男女老少拿上木钩背上竹篓全部出动,寂静的山上一下子也热闹起来,兴之所至,有些老者还会隔着山谷对唱起山歌,浑厚而悠远。每年这个时节,也正是板栗、红薯、橘子陆续收获的季节,大家为了节省中午来回的时间,都会选择带点饭菜充当午饭,小孩子就地吃点板栗、橘子之类的零食。一袋又一袋的山茶籽从深山老林运回家中,这是大家一粒粒从书上摘下来的,伴着丰收的喜悦和辛勤的汗水。之后村里的老人会带着小孩们去捡山茶籽,主要目标就是开裂后落在地上的山茶籽,运气好时一个上午能捡到十几斤之多。现在回想起来,山茶让我有机会可以走遍家乡的每座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能感到无限乐趣。

山茶收回来后平铺在地上,阳光会把它们一颗颗晒裂开,这时候就要把山茶籽和壳分开,壳可以用于生火或者沤肥,一般来说三担山茶可以挑出一担山茶籽,而一担山茶籽就可以榨一槽油。挑山茶籽是个细致而耐心的活,这时候大家围坐在火炉旁,小孩子喜欢往火炉里加红薯。山茶籽晒干后就会被送到榨油厂,所谓的榨油厂不过是三四个人分工合作外加一台要人工操作的榨油机组合而成的小作坊,山茶籽先烘干然后碾碎蒸熟,接着放在一个个铁圈里用稻秆定型后就可以榨油了。榨油是个赏心悦目的过程,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茶油一点点流出来,慢慢的汇成一股流出,茶油越聚越多,流得越来越快,终于流向油壶里。孩提时代的我们很喜欢出没于榨油厂,可以在那烤火,一遍又一遍围观榨油的过程,那时的我们还曾许下要成为一个榨油厂老板的愿望吧。

一担山茶籽可以榨二十来斤茶油,辅以一些菜籽油就够一般人家一年的日常食用。大家很珍惜这点来之不易的山茶油,有时候不小心沾了一点在手里,都会往头发上抹,据说可以让头发变得乌黑发亮。尽管如此,家里还是会匀出一些山茶油炸一两次薯包饱食一顿,作为是对自己一年辛勤劳作的犒赏。这时候最开心的是早已端着碗筷围着灶台的孩子们,一年到头下来,能够吃到零食真的是很少,管够的薯包无疑是幸福的象征。

时光改变了很多,如今乡亲的口袋鼓了,生活质量提升了很多,孩子们零食的种类繁多,也许在他们眼里,略带土气的薯包远没有各色糖果那样大的吸引力。小山村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曾经的榨油厂因为生意凋敝而关闭,山茶油的产量也在慢慢减少。家乡还保留了炸薯包的习俗,上次回家时,母亲说起今年的紫薯长势不错,等今年的山茶油一出就可以炸一锅薯包尝尝。虽然我每次吃薯包都怕上火而不敢贪嘴,但这也成了我对儿时的一种回味,仿佛又看到那些挂满白花的山茶树,依旧在风中摇曳。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