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谈书法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赵之谦(1829-1884),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赵之谦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法可教,书法不可教。

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说过,写字写得好的有两种人:“三岁稚子”与“积学大儒”。

前者在于心性的本真,后者在于内涵的厚重。

所以,书法家是教不出来的,可以自学,教和不教,交流很重要。古人讲“屋漏痕”、“船荡桨”,大自然和生活也可以教你,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教你,关键在于你的心能不能敏悟。

书法是写什么?

众说纷纭,都是又都不是,很多都是外在的。如果要确立对书法一个最本质的了解,恐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它的主体上,那就是———书法是写人、写心。

书法就两个东西,一个是形,一个是神。

形是可见的,是外在形状和形态;神是无形的,是作品焕发出的精神气质与品性内涵。汉碑百品,形貌相殊而神采各异即为此证。

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王僧虔讲:“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刘熙载讲:“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更次之。”都是一种把神置于形之上的观念。由形入神,是由技入道的过程,也是窥探中国书法奥义之所在。对书法的学习,古人以修心炼神为上,今天从形入手,但心里要明白最后的高度还是要炼神为上。

艺术首先是要愉悦自己、打动自己、服务自己,然后再谈服务社会。

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字”背后的文化和心性是超越了形而上的支配因素。张旭、怀素、八大、弘一……他们的书法是实实在在地从内心生发出来的,是写自己的心,是写他们的向往与佛门的精神,是字与人、人的信仰的统一。

古人讲“一字乃见其心”,就是这个道理。(来源:微信公众平台“书画新风景”)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