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守望者
陈靓珂所著的《乡愁永新》,洋洋12万文字、600多幅精美照片,系统记录了永新的农耕农织、传统手艺、民间食艺,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责任记住乡愁的守望,让人们在浮......

乡愁的守望者——陈靓珂《乡愁永新》纪事

     

《乡愁永新》系列陈靓珂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龙慧梅

陈靓珂所著的《乡愁永新》,洋洋12万文字、600多幅精美照片,系统记录了永新的农耕农织、传统手艺、民间食艺,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责任记住乡愁的守望,让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体味乡愁的味道。该书由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苏立清作序。

永新,至今有近2000年的建县史。勤劳智慧的永新人民在生生不息的历史传承中,积淀了厚重的乡愁文化。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千百年来,永新人民的忠、勇、信、义人文精神,铸就了独特的老手艺、老行当,老农具、老食艺,它们不仅是一代又一代永新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永新的灵魂和名片。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距我们渐行渐远,有的即将或已经消失在生活中。

“永新的传统文化是沉淀下来的精华,是展现永新人文气质和精神面貌的源泉,是永新经济发展的根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们尽力传承下去。”2010年,陈靓珂开始学习摄影技术,他便萌生了用单反去记录乡愁、用文字去传承记忆的想法,努力使那些承载着浓郁乡情和延续文脉的农耕农织、传统手艺、民间食艺传承下去。从那以后,在全县寻找失去的乡愁成了他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周末假期,他奔走城乡寻觅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一架普通的单反、一颗火热的心灵、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这样,陈靓珂利用业余时间在街头巷尾探寻传统手艺,在田间巷陌找寻农耕农织,在城乡集市记录民间食艺,起早贪黑地去捕捉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越来越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出现,让一些古老的农具和农业技法渐渐退出了乡村耕作舞台,但那种哺育了千秋万代的农耕方式已经形成了文化,是现代人乡愁记忆里的一个符号。为了还原农耕历史的轨迹,展现“青斗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那份乡愁,作者于料峭春寒、柴门犬吠,打破黎明、踩着晚霞,来到农夫家诚恳地邀请一个个“模特”,自己赤脚踩进刺骨的水田里“导演”,寻找最佳角度拍摄,留下了一幅幅劳苦耕作、希望在田野的图景,留住了远去的农耕影像。

在记录永新各行各业老传统手艺时,陈靓珂做得最多的是聚焦传统手艺品,积极宣传尊重老艺人、崇尚好手艺的工匠精神。“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过去,很多人依靠自己有一门手艺活养家糊口、安居乐业,拜师学艺的人接续不断。但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技术更新的加快,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唯有少数手艺人对传统手艺怀着坚定信念,不管物欲横流怎样冲击,他们都执守着那份信念,“择一事而终一生”。陈靓珂怀着这份“乡愁”,不论是县城街头巷尾的老铁匠银匠,还是偏远山区的石灰匠,踏遍全县的每个角落去接近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劳动场景,用文字阐述他们的价值信仰,让人们对传统手艺和传统匠人的内在精神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使永新老工匠们的匠心、匠德、匠气、匠道在庐陵大地乃至全国世代传承,它将是永新振兴传统工艺、塑造地域传统文化品牌的重要参考书籍。

《乡愁永新》三部曲,饱含了作者的辛勤和汗水,陈靓珂把8年以来拍摄有关乡愁的照片整理成册,配以记录乡愁文化的文字成书,让永新人民对家园历史有一个清晰的回望,这只是陈靓珂守望传统文化、唤起乡愁记忆的一个缩影。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