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拨童心的卖货郎
在宋代,城市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夜禁制度,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就像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看到的那样。白天,街上车水马龙,晚上,也是灯火通明,整个城市......

原标题:苏汉臣、李嵩:撩拨童心的卖货郎

     

宋苏汉臣《冬日戏婴图》

     

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宋李嵩《货郎图》(局部)  

◆曾孜荣

在宋代,城市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夜禁制度,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就像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看到的那样。白天,街上车水马龙,晚上,也是灯火通明,整个城市非常热闹。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辛弃疾笔下,汴梁城的元宵夜。

不只是首都,南方的大城市也一样繁华,柳永这样描绘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繁荣的都市吸引了更多人从乡间来这里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越聚越多。说书、杂剧、杂耍、斗鸡、皮影等专门服务市民阶层的娱乐活动开始兴盛。同样的,在绘画领域,画家们除了神仙鬼怪的天上世界、王孙贵族的奢华生活这类比较传统的题材,也照顾到大众百姓的喜好,开始画一些表现城乡人民生活的绘画。我们称呼这类绘画为“风俗画”。这是宋代人物画新兴的一大特点。

除了这种包罗万象的风俗画之外,还有对宋代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描绘更加专一和精微的题材,比如放牧图、狩猎图、农作图、杂剧图,还有儿童画。

儿童的形象在宋代以前的绘画中早就出现过,但是之前的画家们,只是把大人按比例缩小。但大人和小孩的身体比例是不同的,大人可以画七头身,但小孩子的头部占身体比例更大,要画三头身、四头身,才能画出孩子的娇憨可爱。如果直接按大人的比例缩小来画儿童,说得难听点,画出来的就像侏儒。比如《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保姆怀里抱着的那个小女孩,从神情到身材,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缺少孩子的天真与活泼。《捣练图》里,那个在绢下蹿来蹿去的小女孩,有了一些小孩子的顽皮天真,但也只是仕女画的配角而已。

到了宋代,儿童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并成为了一门独立画科,儿童成为了这类绘画的主题。画家们不仅仅解决了孩童身材比例问题,而且能准确表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儿童,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儿童形象。

儿童画能够在宋代兴盛,还得从宋代格外重视儿童的生长环境说起。在医学方面,宋代是一个妇科与儿科大发展的时代,宋代的医学对于女性与婴童的关注超过之前所有朝代,甚至超过之后的元、明、清三代。

在风俗方面,宋代女性怀孕、生子的过程是大事,每一个阶段都会得到隆重的庆祝。怀孕八个月后,有“催生礼”;孩子满月后,有重要的仪式“洗儿会”;孩子周岁时,还有庆祝抓周仪式,这个习俗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南宋朝廷甚至还规定,在妇女怀孕、生子期间,可以免除其丈夫的差役。

上述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儿童画成了宋代最受欢迎的绘画种类之一。当时有种说法,第一流行的是人物画,第二是婴孩,第三是山水,第四是花鸟,第五是鸟兽,第六是神佛......婴孩的位置仅次于人物画而居第二,可见受大众喜爱的程度。儿童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包括儿童们游戏、学习、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又以婴戏图和货郎图最为流行。

顾名思义,“婴戏图”画的就是小孩子各式各样游戏时的场景,像“打陀螺”、“推枣磨”、“抓蝴蝶”等等,画中的孩子顽皮、活泼,或与同伴一起玩耍,或与小动物嬉戏。

画这类婴戏图的画家,要以宋代苏汉臣的名气最大。苏汉臣早年曾是民间画师,宣和年间选入徽宗的画院。两宋更迭之后,他追随到南宋,继续担任宫廷画家。历史上关于苏汉臣的记载非常少,只知道他的老师刘宗古也擅长画仕女婴戏题材。苏汉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婴戏图画家。

他的《秋庭婴戏图》,代表了宋代婴戏图的最高水平。这幅近两米高的立轴,以细腻的笔法,鲜亮的色彩,描绘了两个锦衣孩童在庭院玩一种“推枣磨”的游戏。

画面的重点在左下方两个孩童身上。两个孩童的衣服色彩鲜艳,纹饰华丽,颇有那种柔软精致的触感,大概是丝绸之类的高级布料,小女孩头上的发饰,小男孩手上的镯子,也画得精美高雅,再加上安静的庭园环境,观众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是两个富贵人家的小孩。

穿白衣服的小女孩正带着穿红衣的小男孩在花园玩耍,画面捕捉了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的那一瞬,他们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枣磨上。

苏汉臣除了用细腻的笔法,将性别、面貌、年纪的差异表现得十分得体外,还将小孩那种玩心重、专注于游戏的神情表现出来,这正是苏汉臣婴戏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孩子身后不远处的圆凳上、草地上,还散落着“宝塔儿”、“轮盘儿”、陀螺、铙、钹等精致的宋代儿童玩具。

苏汉臣画的虽然是一个静态的瞬间,却能让观众延伸联想出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点细节的安排,也是画家的巧妙经营。苏汉臣能够在众多画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婴戏题材的代表画家,在精湛的技法之外,还得归功于他独特的巧思。

看了婴戏图,再来看儿童画中的另一大类型———货郎图。宋朝商业发达,既有城市里固定的商铺,也有挑着货物四处流动的货郎,专门到村镇去吆喝兜售货物。货郎图画的就是货郎挑着担子穿街走巷的场景。

听上去,货郎好像和儿童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不妨想象一下,安静的村庄里,突然来了一个外人,吆喝声一起,最先跑出来看热闹的,肯定是小孩子啦。所以货郎图表现的都是小孩围观、嬉闹的场景,自然也就被归入了儿童画的题材。

货郎图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李嵩。李嵩年轻时做过木匠,后来做了宫廷画家李从训的养子,也成为了宫廷画家。是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的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由于他出身寒微,熟悉贫苦人民的生活,所以擅长画的,也是乡村百姓日常生活的风俗画。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李嵩的《货郎图》,图中货郎的担子上装满了各种百货,就像两座小山一样,从农具、日用品、小吃,糖果到玩具,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货郎自己也如同一个货架,身上也挂满了小件商品,头上还插着准备卖给妇女的各种首饰。

《货郎图》中的孩子衣着简朴粗糙,年龄小的,直接光着屁股,光着脚四处乱跑。如果说苏汉臣用华美的画风,创造了富贵人家衣食无忧的儿童样式。那么李嵩则通过质朴的写生,描绘了世俗乡村顽皮活泼的孩童相貌。

无论富贵人家的孩子,还是农村乡下的儿童,宋代儿童画把孩童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带入了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感染力,时隔千年,我们依旧能从这些画中,感受到天真烂漫。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