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记
在菜市场入口的拐角处,一碟桑葚摆放在一张干净的纸上,桑葚紫黑的果肉粒大饱满,望一眼就感觉有酸甜的滋液要溢出来。

1

在菜市场入口的拐角处,一碟桑葚摆放在一张干净的纸上,桑葚紫黑的果肉粒大饱满,望一眼就感觉有酸甜的滋液要溢出来。我咽了咽口水,按下喉咙里吱吱作响的小馋虫,俯身问蹲在旁边的老奶奶,这桑葚是不是野生的?老奶奶眼睛眯成一条缝望向我,然后咧开嘴说:儿子媳妇在外地打工,这是她八岁的宝贝孙子今一大早到野外摘的,当然是野生的,还沾着露水呢。她咬字有些含糊不清,我发现她的牙齿已经掉光了。她浑浊的目光转向桑葚,磨了磨两片薄薄的已干瘪的嘴皮,做了个吞服动作。灰烬般的眼神突然闪出几粒火星子,像黑夜里有谁擦亮了一根火柴。脸上原本松弛的皱纹像是把持不住,颤微微抖得很厉害。“卖完这碟桑葚就可以给宝儿换一个新书包了。”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我听。

我的心像被一根针刺了一下,隐隐作疼。这位老奶奶多么像一粒熟透了的桑葚,将带着肉身腐朽的气息在某个夜晚悄然回归大地,而她的孙子就是一粒青涩的小桑葚,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迎向风雨,他们之间就隔着一粒桑葚成长的距离。

2

我每年回乡下的时间都是屈指可数,每次也是蜻蜓点水来去匆匆。但总想找回小时候摘野果的感觉,找回那些丢失的时光。就在去年大年初一,给大叔大伯等拜完年,我决定不再等,便偷溜着沿村子后面的一条山路赶往乌子山。疯长的茅草已淹没了原来的路,我凭着记忆沿一条板车的辙痕爬上乌子山。乌子又名乌饭果,乌子树喜光、耐旱、耐贫瘠,繁殖力强,这些特征与居住在故乡的那些亲人们多么的相似。乌子树大约在三月开花,十月果熟。它开的花也很漂亮,花儿不大,但很密,像一只只小白灯笼,簇拥在一起。小时候我们常像吃爆米花一样把花儿往嘴里塞,味道酸酸的。熟透的果子呈深红色,霜降以后采摘,它的果子也很有入药价值。那时候我们还小,就如一粒青乌子,并不知道这些,只是因为酸酸甜甜的口味而爱上它。

乌子山不算高,属于丘陵。沿着山坡往上走,有时突然就出现一面寸草不生的青石壁,青石壁如一位醉卧老人露出的一节粗犷的臂膀,生生地就把去路截住,不得不绕过它再往上爬。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在这里就生长着一株乌子树,放眼望去,山上密密麻麻的乌子树间竟稀稀落落已多了很多座坟墓,像一粒粒成熟后的乌子,掉落到了地上,树和坟墓相互掩映,让原本寂静的山多了一份苍凉。远方传来的几声乌鸦啼叫,像是一种暗示。我的眼睛开始模糊,原本愉悦的心情瞬间被一片凄凉所覆盖。这幅画面像是一面折射镜,暗藏着人生哲理,一个人最后都要如一粒野果子一样重归泥土,回归大地。

3

呈现在我面前的乌子树已不是当年的乌子树。就如我,也不是当年的我了。乌子树暗绿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枝干上黏附着丝丝缕缕细长的苔藓物,像是一位老人满脸的络腮胡须,低垂着头站在那里。我弯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树叶子,这时我突然发现,在密密麻麻的叶子下面,竟然还挂满乌子果。我脑海里突然闪现一幅画面:父亲母亲站在村头的老樟树下,翘首盼着我们回家的情形。眼前的乌子树也一样,秋天就已成熟的果子经过一个寒冬的敲打,如今到了早春依旧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满怀着心事,孤独又无助。我摘了几颗放入嘴里,干巴巴的就如嚼了一把干蜡,再也不是我儿时吃到的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嚼着嚼着,像是嚼着人生的百味,突然感觉到原本干巴巴的乌子味道越来越浓。这是一种不一样的味道,有酸有甜又有点苦。父母期盼孩子回家的情景是不是也是这个味道?他们心里也经历着从开花到结果,一路走来酿着甜蜜,从春到秋,从秋到冬,直到望穿双眼,直到只剩干巴巴的期盼。但那份执著从没改变,就如这一颗颗的乌子,沉甸甸地揣在他们怀里,他们知道,过年了,孩子就回家了。

4

望着这满山的乌子树,我想起小时候的快乐时光以及和伙伴们摘乌子的情景。那时候,我们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像一只只快乐的小蜜蜂成长在父母为我们酿制的花蜜里。这些挂在枝头上的果子,也是我们小时候摘野果残留的笑声吗?不管岁月如何摧残,依旧干瘪瘪地不肯离去。

回去的路上,我采了一把干乌子,捡了几个松果一并塞在包包里。干乌子用水煎服,用来治疗我久治不愈的失眠症。

松果将摆在电脑桌旁———一抬头就能碰触到的位置。这样一来,我一睁眼就能触摸到故乡的疼痛,一入梦境就能寻到父母期盼的眼神。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