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站立山野自由自在的风中,他身形如荷,魂灵亦化作荷。

站立山野自由自在的风中,他身形如荷,魂灵亦化作荷。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吉水县城“西北五十里有朝元岭,岭之下为南溪。”南溪北侧,散落一些飞檐翘角之庐陵风格民居,亦掺杂积木般垒聚大多建有罗马圆柱屋顶呈尖角状的现代别墅。房屋四面,群山环抱,碧野广袤,小巧的果园、菜园点缀屋舍之间,那些深紫的茄子、青绿的豆角、暗红的辣椒、黄白的葫芦、嫩绿的韭菜…….长得气韵悠长,好像在欢奏一支起伏跌宕、妙不可言的交响乐。远处,云蒸霞蔚,白鹭翩飞,牛哞狗吠声隐约可闻。

这里,便是杨万里故里———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漫步于村口的砥柱桥,流连忘返。砥柱桥,仿古回廊结构,乃当地人在原南溪桥旧址重建。名称铿锵大气,寄予了湴塘人对先贤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后辈的期待之意。

听长辈村民说,少年杨万里就显露出聪颖好学的天份,他每日必走过南溪桥去山那边的私塾念书。那时的他激情勃发,诗兴遄飞,面对桥下的一溪清流,面对周边池塘里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小荷,是否会想到自己不久后将科考从仕,也像小池里的清荷一样高洁伟岸呢?

杨万里十七岁时,被父亲杨莆送至安福县城拜江西名士王庭珪为师。王庭珪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重和元年(1118年)考中进士,曾任茶陵县丞。缘于性情刚直,不愿与昏晦的官员同流合污,为官不出三载便弃官回乡,隐居泸溪之湄,授徒为生。

后来,杨万里又拜安福名士刘延直与刘家世为师,在钟灵毓秀、文风鼎盛的安福,杨万里同拜三师,出则问业于刘安世,入则听诲于刘延直,疑则就教于王庭珪。可谓左右逢源,受益匪浅。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杨万里在安福六年求学期间,如饥似渴地汲取老师所传授的广博知识,更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修身养性之道,终于像一支晨曦中微露尖尖角的绯红小荷,折射出才学与品格的耀眼光芒。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154年春,杨万里考中进士。他十分钦佩庐陵爱国名臣胡铨的学问与节操,专程去拜见途经赣州的胡铨。胡铨力主抗金,敢言杀秦桧以谢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斗志,深深震撼了杨万里,让他找到人生的真谛。后来,杨万里在湖南永州零陵任县丞时,著名爱国将领张浚受秦桧迫害,贬至永州。他十分崇敬这位名将,三次前往拜见,张浚勉励他“正心诚意”,杨万里以此当作终生的座右铭,并顺便唤自己的书房为“诚斋”,且以为号,以明心志。胡铨当时亦被贬谪衡州,杨万里特地请这位桑梓前辈写下《诚斋记》一文以示纪念,并鞭策自己要对国忠诚,对人诚实,为文真诚。

诚,这一个意蕴深刻熠熠生辉的字眼,已然融入杨万里的身心,并支撑着他坚持清廉从政,体恤民情,创作出众多清新活泼的千古诗句。

在湴塘村,偶尔听闻了杨万里烧诗的故事。话说杨万里35岁,已写千余首诗歌。但他认为自己过于在乎遣词造句的华丽齐整,偏好格律平仄,忽视了朴实清雅的生活气息,诗歌读起来晦涩艰深。倘若依此模式创作下去,将误入歧途,再也没有长进。遂忍痛将全部完成的诗稿堆放于自家院子里点火焚烧。望着熊熊烈火与纷飞的纸屑,杨万里如释重负。从此,他不拘一格如有神助,在朝廷与地方任职期间,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

杨万里笔下的杨柳有情,如: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过杨村》“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新柳》他眼中的青梅有味:

“道旁小树复低枝,摘尽青梅肯更遗?偶尔叶间留一下,且看漏眼几多时。”

———《赤山亭前梅子》杨万里的诗歌颇富哲理,如: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诗人既感慨万山阻隔行程,又感叹人生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一次又一次砺炼。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欣赏杨万里的哲理诗句,曾在《之江新语———勇攀科学发展高峰》等文中引用上述诗句。

如果说,聪慧向上的少年杨万里像一支茁壮成长的小荷,那么,成年后清廉从政才华横溢的杨万里就是一朵映日荷花,展现出翩翩风采与高洁情操。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做官近40载,始终正心诚意地做人处世。他一直视富贵为敝屣,在任江东转运副使时,掌管了大量财物。任满离职时,有余钱万缗。他一文不取,全弃之于官库。杨万里做京官时,预先准备好了回家的盘缠,锁在箱中,告诫家人不许置物,以便离职时轻装上路。当时的诗人徐玑有诗句《投杨诚斋》为证:

“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

杨万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品德在诗中得到生动体现。

因不愿与污秽官员为伍,杨万里65岁时回到老家湴塘居住。此后14年,朝廷屡次召他进京为官,他不满权臣误国,坚辞不受,直至去世。

在乡村,杨万里可以让时光从容凝固、欲念悄悄潜沉、天籁周身浸泡。站立山野自由自在的风中,他身形如荷,魂灵亦化作荷。荷叶、荷瓣,包裹透明心事。

阳光在走,蜻蜓在飞,而他,在安静中,享受乡土生活磨砺出的迟钝,对某些身外之物的持久迟钝;在平静中,孕育对敏感外界袭扰的豁达应对,选择逃逸与重建。逃逸一种前呼后拥的虚伪与滑稽;逃逸由名利构筑的欲念栅栏;逃逸朝廷几次三番盛邀复职的聒噪。他需要重建一种生命节奏,让心跳更加沉着平缓;他更需要重建一种生存环境,让身体慢慢萌生一缕缕看不见的根须,和大自然的天光水色、蛙鼓虫鸣嫁接在一起。

“抽身朱墨尘埃里,入眼山林气味长。”能天天听见鸟鸣、看见嬉童,乃此生最大财富。那些钱财是什么?流水浮萍、落红朽叶而已。杨万里喜欢观察村里稚童。稚童有时在淡红晨曦中牧鸭,甩一记响鞭、唱一支童谣到河沿;有时,他们在黄昏玫瑰色光线里捉迷藏。他们隐藏于草堆里,隐藏于村庄的幽暗处,隐藏于林间树影苍凉的褶皱中,却似萤火虫隐约发出光亮。有时,他们会将柳花、蝴蝶等身边大凡会飞翔的东西均当作玩具,戏耍一番。

你看他描绘牧童的场景意趣盎然:

“晴朗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他吟唱的《插秧歌》直白素朴: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复水是天?为复天是水?”

最诙谐的要数《鸦》:

“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一鸦飞立钩栏角,仔细看来还有须。”想想看,壮志未酬、童心未泯的杨万里,只有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与山山水水之中,才能觅寻久违的诗意,久违的快乐!

在中国,一个优秀诗人的素养,往往由儒、禅、道三家的学问构成,只不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遇中,他们以不同的心态来看待自然。闲适、恬淡,是禅家风景的特征;寂寞、虚无,是道家风景之内涵;而凝重、隐喻,则为儒家风景实质。晚年的杨万里,闲居湴塘,寄情于野山野水,于纯粹空灵原生态的大自然之中,品味兼具儒、禅、道三家内核的别样风景。

今年三月,我前往湴塘祭拜杨万里墓,在墓前献上一束暗香浮动的野花,亦献上我无比崇仰的心意。

归途中,我惊喜地看到湴塘这个季节最明媚的田园风景:一群放学娃如轻灵蝶儿,在油菜花丛间穿行嬉戏,金色的笑声、歌声、诵读声撒得一路皆是。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已杳,铿锵吟诗之声犹荡耳畔。湴塘不大,方圆不过十里,却因杨万里,因其《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等唯美诗歌而扬名四海。

那飘过十里湴塘的仅仅是淡淡的荷香么?不!分明还有“诚斋体”诗歌的芬芳、杨万里人格精神的芬芳、庐陵文化的芬芳。

荷香十里出湴塘,就像诗人所描述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小山村飘袅的荷香,已与当地阳春三月蓬勃氤氲的油菜花香融为一体,珍藏于中华文明的史册,经年缭绕,日久弥香!(注:本文参考了《庐陵文化纵横谈》

《庐陵先贤》等书籍内容。)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