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渼陂古村

0-2-small

□旷胡兰

阳光、春花、彩旗,锣鼓、唢呐、龙腾。就在这么一个早春的灿烂光阴里,在这么一个喜气漫溢的热闹节日里,我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这个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出四个共和国将军的地方———渼陂古村。

这是一片灵秀而卓绝的土地,一个古老而端庄的家园,一方神圣而庄严的红土。南宋初年,梁氏祖先从陕西夏阳迁徙至此。祖祖辈辈的双脚,在这片土地上走过了800余年。无数的男人和女人,以汗水升起一片繁华,筑起一方端庄和典雅。

“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卧本地名山钟灵秀,发祥有自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镌刻于村中梁氏总祠石柱上的对联,清楚地告诉我古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杰地灵。一个多么有福的村子啊,两山两水,相得益彰。巍峨的芗峰侧卧于村子东面,秀丽的紫瑶山耸翠于村子西南。两山作屏,自古护佑村子风调雨顺、兴旺发达。渼水从村南蜿蜒而来,绕村而过,村北的王江(也称富水)环绕整个村庄。两条经年波光粼粼的水流,给村里带来不息的灵气和财气。夹岸的杨柳,舞出村子的平和与安宁。

先前,我从没见过哪个村庄有如此多的水塘,这里,数十口大大小小的水塘分布村庄四处。水塘之间相连相通的水道,在不同的季节,自动调节每口水塘的水位。流动的池水,荡漾着碧波,就像村子闪着灵波的眼,又像古村胸膛里日夜奔流的血。家家池塘忙浣衣,户户门前流清泉,一派纯朴安详的乡村风情。青绿的池水倒映着屋舍和树木,倒映着岸上的绿草和啃着绿草的牛羊。我不禁想起,若是星光闪耀或月色皎洁的夜晚,这众多的水塘倒映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古村该是一幅怎样的迷人景象。我真想,他日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来到古村,与天上的星星对话,与水中的月亮私语,再俯下身子,听一听古村的秘密。

一棵棵古樟,老干虬枝,或连理、或驼背,或似卧龙,老树新枝,叶片青绿。它们与波光潋滟的渼水、富水和一口口池塘,与一树树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田园里金黄的菜花,辉映出古村的奇绝和美丽。

走进梁氏将军馆,我感动于村中走出的四位共和国将军的动人事迹。梁兴初中将、梁必业中将、梁仁芥少将,都是共和国首批授衔的开国将军。三人同年参加红军,投身革命,戎马一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非凡贡献。供职于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梁必骎少将,从小家境清贫,却凭借自己的禀赋、勤奋和刻苦,成长为一位精通军事理论的儒将。

“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我深深喜欢上了它的豪迈和秀雅。“名教乐地”古书院中的这副对联,也深得当年毛主席喜爱,主席便选了这古宅作为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巧合的是,昔日古宅主人留下的这副楹联,竟十分准确地印证了毛主席文韬武略的一生。

1930年2月7日,毛主席在古村所作《关于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似乎仍在那个坐西向东的梁家宗祠内回响。永慕堂,曾经是红四军军部旧址,军队干部就住在祠堂二层楼上。岁月的风云已悄然隐入历史,而风云中的人物,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鲜亮。

毛主席曾在古村居住生活四个月之久,与多少个村民谈心过、交流过,他一遍一遍倾听群众对土改、对革命的意见和看法。紫瑶山下,富水河边,一棵棵古樟的绿荫之中,一方方水塘间的石板路上,留下过主席多少个厚重的脚印,留下过主席多少深深的思索。

朱德同志、曾山同志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思索过,为“二·七”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调查研究。他们的名字和旧居,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闪烁熠熠的光辉。

行走在悠悠古村,我总是感觉自己被一种绵绵的意蕴包围。我想,古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必将长长久久滋润庐陵大地,滋养庐陵后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