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井冈山脱贫后的再发力
蜿蜒的仿青石砖游步道穿行在这个偏僻小山村的每家农户门前;村外环山旅游公路建设决战“最后一公里”,黄洋界—神山—坝上象山庵旅游圈正在逐步“合龙”;首届黄......

□本报记者龙玉然

蜿蜒的仿青石砖游步道穿行在这个偏僻小山村的每家农户门前;村外环山旅游公路建设决战“最后一公里”,黄洋界—神山—坝上象山庵旅游圈正在逐步“合龙”;首届黄桃节在今年成功举办,慈善义卖活动轰动乡里,又成立了神山品牌电商协会,如今1万多公斤黄桃销售正旺;拟上马引进企业统筹经营,辐射带动附近村庄各项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小康。

这是8月底记者眼前的,每次采访都有新内容,被轻若薄纱的山雾、灿如绣羽的雨后阳光怀抱着的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

2月26日,井冈山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如今,在这片红土地之上,正在演绎一场精准脱贫后的再发力。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成为广大干群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神山村现象只是一个样本。

解码井冈山脱贫后的再发力的唯一有效路径,还是伟大的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可持续:产业发展是命脉

“如今开了这家店,一个月收入有四五千元,而且在家门口就业,方便得很。”大陇镇大陇村案山组的红军井旁,有一家叫“一品香”的客家小吃店,“凉水西施”王根梅每天都要卖上一大桶凉水。她告诉记者,以前她在外打工,每月仅赚1000多元钱,而且离乡背井非常辛苦。

大陇镇首创“1+8+48”的产业互助模式,即由创建1家井冈山陇上行红圩坊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带动全镇8个村、48户蓝卡户以产业发展资金集体入股,将土地变产权,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实现由单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向引领群众全面小康跨越式发展转变。

2016年起,大陇镇以“民俗、宜居、生态、养生”为理念,充分挖掘红色基因,在案山组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山水田园综合体。农家乐、精品民宿、咖啡屋等新业态的出现,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光。2016底,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25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5%。

———在新城镇黄金茶基地,100余名村民正在为新种的133.2公顷茶叶除草、补种;

———地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茅坪乡,距八角楼往东6公里处的坝上村,正在唱响“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品牌,2016年共接待学员4.2万人,户均增收2.3万余元。建立40亩黄桃种植试验区,发展娃娃鱼养殖户10户,养殖1.5万余尾。至2016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65元,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

据了解,该市紧扣产业发展这条命脉,划拨资金1000万元对新增扶贫产业进行奖补,按照“一户一丘茶园、一户一片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的要求,大力发展茶、竹、果“231”富民产业。通过提升“旅游+”、推广“互联网+”、拓展“金融+”等形式,有效加快了“1+6”特色小镇和34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电商品牌,发展了一批光伏产业,实现了贫困村“农村e邮”扶贫站点建设、淘宝网店全覆盖。同时,畅通就业渠道,搭建就业信息平台,降低贫困户贷款门槛,积极举办“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全面扫清贫困群众创收门路、资金与技能“拦路虎”。

要提升:力度不减是原则

新城镇新城村的谢兆红患有鼻癌,在享受了“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政策后,还被安排到附近一家陶瓷厂,从事简单的压土坯子工作,每月收入两三千元,他智障的老婆也在这家陶瓷厂给瓷器贴花,每月能挣1800元。

除了企业,井冈山还在全市开发了857个村组公益性岗位,吸纳了2694名贫困人员就业。新城镇新城村在每个自然村都安排了一到两个公益性岗位,村支部书记刘俊良说他们优先聘请贫困户当保洁员和生态护林员。

在刻有茅坪乡坝上村“李筱甫送白马”的纪念碑边,住着已经脱贫的肖富民一家。64岁的他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婚后,他和老伴、女儿共同生活,2013年女儿被诊断为患有尿毒症,从此家里日子一落千丈,欠债数万元。“快走投无路时,赶上了精准脱贫。”肖富民说。2014年3月,他家被确认为贫困户后,3人吃上了低保,每月一共能领低保金420元。医药费报销额度由不到30%,提高到了70%。此外,政府还替他们买了包括养老保险、新农合和商业医疗险在内的3项保险,每人每年的费用是300元。

让肖富民更没想到的是,脱贫后政府还继续帮他们出这笔钱。“我们会给所有未脱贫、已脱贫的贫困户一直买到2020年,直到他们过上小康生活。”井冈山市副市长兰胜华说。

“保障扶贫”是该市扶贫的主线工程之一,他们提出“将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起来的带起来,带不起来的保起来”。

虽然“贫困”二字已成历史,但该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整合上级资金力度不减,争取社会支持力度不减,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不减,党员干部帮扶力度不减”的原则,产业扶贫资金继续向“231”产业富民工程倾斜,向扶贫专业合作社和扶贫龙头企业倾斜,确保贫困户在参与产业发展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增收。通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该市实现了贫困人口现金收入不断增长、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的大好局面。

奔小康:多手联动是保障

唯有虫鸣的深夜,突然被一声枪响打破宁静,四处冒出惊慌的犬吠、嘈杂的脚步声、沉闷的雷声,一群张皇失措的群众奔跑着又消失在黑暗中……

这是在新城区红军剧场上演的大型红色实景剧《井冈山》启幕后的镜头。随着4000多平方米的巨幅红绸演化成铺天盖地的血海,《国际歌》响起,红绸随风在空中飘扬,直径30米的通体明亮的巨大党徽呈现,1927年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穿越时空回到现实。

针对群众比较集中的拿山、厦坪等区域,该市创新推出诸如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等旅游项目,吸引附近村民参与。仅此一台戏,就让800多名农民“白天在家种地,晚上红色演出”,每人年均增收7000余元,实现创收与休闲“两不误”。

如何进一步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如何在巩固提升“三度”(政策知晓度、政策享受度、群众满意度)的基础上,更好地带领所有老百姓致富奔小康?如何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增收、安居、教育、医疗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加大督查和政策落实力度,按照“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的原则,提升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能力?

———在精准识别上,该市采取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脱贫出库;在问题整改清单上,明确了整改任务、目标和责任部门,规定了整改时限;在帮扶力度不减上,具体实施“四项行动”(脱贫计划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助强扶弱、帮扶对象提能增志、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在富民产业发展上,更加注重保障贫困户利益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据了解,该市上半年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贸出口、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均排在吉安市前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91亿元,同比增长9.7%;财政总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13.4%,税占比达73.5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3亿元,同比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5元,同比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4元,同比增长11.8%。同时,今年上半年全市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名继续列全省第一名,荣获全国信访“三无”县。

相关评论>>

    精准脱贫,不进则退

□龙玉然

90年前,这片红土地为新中国的成立饱受磨难;90年后,井冈山人民在全国关爱之下用双手缔造传奇。2月26日,井冈山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这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大消息、好消息、历史性消息。那么在脱贫之后,该如何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与全国一道在2020年迈入小康?解码井冈山脱贫后的再发力,其唯一有效路径,还是弘扬伟大的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造了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落实到践行“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上来。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坚定执着追理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实质,也是兴业之本;艰苦奋斗攻难关是成事之要;依靠群众是力量之源,也是执政之基,更是胜利之本。在我们的脱贫攻坚中、在巩固提升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对人民群众的忘我服务,我们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苦干实干、争创一流、永无止境。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同奔小康、走向幸福;才能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从而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才能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不断创造各项工作的新业绩,开辟振兴老区发展的新境界,给广大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