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纱帐里养出“致富经”
9月12日,笔者来到遂川县泉江镇安下村的青蛙泥鳅混养基地,放眼望去,面前的10多亩地全被透明而纤细的白纱网罩隔成一个个小方块,四周是连片的稻田与荷塘,地垄......

李建平、袁玉萍

9月12日,笔者来到遂川县泉江镇安下村的青蛙泥鳅混养基地,放眼望去,面前的10多亩地全被透明而纤细的白纱网罩隔成一个个小方块,四周是连片的稻田与荷塘,地垄整齐、沟渠畅通、井然有序。白纱帐里,草青、水绿,蛙鸣声声。“这一格主要是青蛙,旁边几格以泥鳅为主。我这儿的水稻、泥鳅和青蛙‘生活’在一起,全都是原生态的,比单种水稻的收入翻几番。我就是靠它们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李满生一脸自豪地说。

今年47岁的李满生,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回家务农。上世纪90年代末,为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他开始养殖“四大家鱼”,一开始还略有盈利,但在供需严重不均衡的冲击下,遭受了重大亏损,还欠下不少债务,2013年被确定为村里的黄卡贫困户。

当年秋季,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李满生从银行贷款3万元,开始了再创业之路。他购买50万条泥鳅幼苗投入了池塘,经过精心照料,终于在第二年见了成效,泥鳅的价格卖到了每斤13元,近两万元的利润让他尝到了甜头。

因为有前车之鉴,李满生知道,单一养殖产品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不是长久之计。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了解到养殖青蛙每亩的利润能达到上万元,看中商机的李满生萌生了“青蛙和泥鳅一块养”的想法。

为了养好青蛙,李满生悉心钻研相关养殖技术,收看农业节目、查找书籍资料、向有经验的村民讨教。经过多方求经、铺路借鉴,2016年3月,李满生开始小规模的实践,在两亩泥鳅池中投入5万尾蝌蚪和幼蛙。

针对青蛙的习性,李满生设计了钻孔喂食台,将死鱼、蚯蚓等食物放置台上发蛆,当成堆的蛆虫、蚯蚓挪动时,会从小孔处掉入青蛙池,成为运动食物,很容易就被青蛙发现、捕食。这种创新的青蛙饲养方法成效显现,养殖成本低。到2016年七八月,两亩养殖池前前后后出成蛙五六百斤。青蛙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一斤青蛙的批发价格在25元以上,单亩收入逾万的目标并不遥远。

今年4月,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技术,李满生又开始尝试“稻鳅蛙”一体化养殖,即在田里种水稻,水里养青蛙,泥里养泥鳅,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进行纵向养殖,使收益达到最大化,真正地脱贫致富、奔上“钱”途。问起李满生今后如何发展时,他信心十足地说,打算进一步“扩军增员”,继续把技术学精,扩大基地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带动附近的贫困户一起养殖致富。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