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竖拇指的温世安
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他经历过最穷的时候,吃饭都没钱;他经历过最落魄的时候,几万元积蓄一夜被骗光。2000年至2002年,3年间,他经历着最绝望的时候,欠下......

□本报记者潘虹莉

青原区富滩镇温世安,黑乎乎,壮实实,一口广东腔,今年四十有六。

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他经历过最穷的时候,吃饭都没钱;他经历过最落魄的时候,几万元积蓄一夜被骗光。2000年至2002年,3年间,他经历着最绝望的时候,欠下四五十万元的医药费还被医生宣判没治了。

2003年,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朋友带他去寻觅中医拿中药,竟在吃了4剂之后,身体奇迹般地好转了。此时,他向当时的老板请求借款3万元开厂,老板念着他曾立下的汗马功劳帮他借了3万元,然后就有了至今安在广东汕头的“世安毛织厂”。

他没日没夜地干,买不起摩托车就骑自行车去送货,半年间还清了借来的3万元启动资金。2006年,他还清了近五十万元的医药费。自此,他带着那股能吃苦肯拼搏的劲,带着他那颗时时刻刻讲原则的心,顺顺利利走上了人生巅峰。

人发达了不忘本。在养育了他的故土,在那个叫做作“作埠村高陂自然村”的小村庄,温世安用实际行动回报着家乡。

在家中排行老四的他,主动承担了本应五兄妹分担赡养的老母亲。老人家一有病痛,他就连夜从汕头赶回来,实在赶不回来的时候,村里乡亲们都是主动帮他照顾老母亲。但凡帮他照顾过老母亲的乡亲们,他在回乡后定一一登门拜访、道谢。

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都属于老弱病残,劳动能力较弱的乡亲。一亩亩良田或日渐荒芜,或被极低的价钱租给别人耕种,在家的乡亲们收入微薄。为了让乡亲们增收,温世安主动给出高于市场价三四倍的价格在村里流转出200亩土地,雇佣本村村民集中耕种水稻,带动被雇佣的十多户村民每户增收六七千元。

今年,高陂自然村被纳入青原区美丽乡村建设点,村里“三清三改”但凡需要村民让利协调的,温世安总是二话不说,主动出面调解;为改善村容村貌,温世安主动自费近2万元将村中荒废了多年的池塘清理;村中要建活动中心,村民们对活动中心的选址和流转谁家的祖地商讨不下,温世安主动协调,将温氏家族的祖地无偿流转给村集体使用。

“他是一个只要一被提起,村民们就会竖起大拇指的人物。”据作埠村委书记曾安详介绍,他对长辈们的孝顺,他对公益事业的热心,他对纠纷的调解,他对困难群众的帮助,他的感恩之心,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村里的年轻人。

每年正月初五,温世安回到村里,总会在家中摆上宴席,宴请全村的乡亲们聚聚。而每次温世安启程前往他乡时,他的车前前后后总会被乡亲们手做的土特产塞满。

十余年间,高陂乃至作埠乡风民风缓缓转变,给了温世安最大的慰藉。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