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河的前世今生
曾经,它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眼里的“半苏州”;后来,它是庐陵人眼里的“龙须沟”;现在,它是每一个吉安人的“后花园”。

5

6

上世纪90年代的后河---庐陵竹园

7

如今的后河。

8

后河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潘虹莉

当河与人相遇,便焕发灵气。

千年后河,记录着庐陵人历代的兴衰与变迁。

曾经,它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眼里的“半苏州”;后来,它是庐陵人眼里的“龙须沟”;现在,它是每一个吉安人的“后花园”。

老吉安人沿河而居,后河曾是商贾繁华之地。随着岁月变迁、时代更迭,后河的自净功能逐渐丧失。水患、污染、垃圾等词与后河如影随形,历代政府数次把后河的综合整治提上日程,但均因经费原因未能启动,后河的环境并未有大改观。直至2002年,后河的综合整治才得以真正启动。

正是代代决策者、执政人15年的励精图治,才有了今日后河“此地风光半苏州”盛景的再现。

古后河绿廊晨曦。记者郭弘毅摄

从习溪桥泵站出发,一路南去,一直寻到禾河下游,越往南,越易心生慨叹。很多离开老城的吉安人重游故地,常会同问:“这,真的是后河吗?”

“一江碧水穿城绕,两岸绿植渐次开”,这是如今的后河。“摸摸螺蛳钓钓鱼,养趣;散散步来唠唠嗑,舒心”,这是如今的后河人。

小桥流水与庐陵人家相映成趣,江南园林与绿廊人行相得益彰。远有莺歌燕舞,近有蝶蜂戏花,再看着河中小岛上簇簇芦苇随风飘荡,野趣自然呈现,好不乐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后河的美景就是当代决策者因政施策的最好体现,它也是我市着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有力佐证,更是吉安要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在前列,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绿色崛起的关键路径。

至今,我市已经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七个“国字号”招牌。当下,全市正在全力以赴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仍在进行的后河的改造和开发便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良好契机。

后河,始于禾河,穿过庐陵新区、吉州区,与青原相望。它作为贯穿吉安城的“绿带”“金腰带”,连接三区的“红线”,在我市打造全域旅游的板块中必不可少。

伴着城南新区的成型,政治、文化、金融、教育、工业等重心的转移,加上它北与吉州区工业园对接,南与井冈山经开区相连,特殊的区位优势,让后河成为吉安未来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的催化剂。

举目———它是进步的“催化剂”

提及后河,就不得不提到三个人与三座桥。一个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与半苏桥,一个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与状元桥,另一个便是永新籍商贾汤信叔与习溪桥。

据相关史料记载,宋绍圣元年(1094)八月,苏轼被贬往惠州,途经吉州。当时恰逢盛夏,一日清晨,他漫步后河,站在小桥上,见后河清水环流、芰荷秀发,赞后河风光胜似半个苏州。

关于此,在1985年版《吉安市地名志》上也能得到证明。该志记载,“下田侯路原为一条2米宽的小巷,称‘半苏巷’。据旧志载,宋代诗人苏轼游览小桥时称其境似半个苏州,巷名缘出于此。1941年扩建成街道,改称‘田侯路’”。而据后河原著居民相传,因小桥直通半苏巷,故将此桥称半苏桥。至今,半苏桥横跨在后河上,将上田侯路与下田侯路相连。

据老吉安人相传称,宋朝文天祥考中状元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原庐陵县学旁修建一座桥,并称此桥为“状元桥”。自此以后,凡考中状元者,回吉安都要经此桥前往县学孔圣殿谒拜孔子,并接受吉安官民的隆重欢迎。几经风雨,状元桥经过围墙的堆砌和粉刷,已完全被“埋没”。

如今,在新白鹭洲中学的后河段上架起一座新桥,并将此桥命名为“状元桥”,同时旁边还建有文天祥雕塑。

习溪桥,原后河九桥的最后一桥。据《吉安市地名志》记载,习溪桥位于中心城区下永叔路和阳明东路的连接处,紧濒赣江,为后河的出口处。据史料记载,习溪桥原名槠木桥,为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庐陵县令吴励修建,或传有习溪公重修,所以才叫习溪桥。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永新人汤信叔捐资垒石为湾,洞高追

怀———它是历史的“留声机”三丈,长二丈多,并在桥旁建造大隐庵(后改名观音堂,已废)。1957年修赣江堤时,因加高加宽路基铺设水泥路面,把老桥改成出水闸门。

在永新县石桥镇夏阳村,至今族谱上还记载着汤信叔建造习溪桥的故事。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春夏之交,洪水暴涨,县太爷张榜募请乐意行善之人等洪水退却后修桥。永新籍商贾汤信叔行至此,见此情形,即刻回乡与妻子商量筹资建桥事宜。通情达理的妻子让他将家中大部分积蓄和自己变卖嫁妆的钱拿去修桥。考虑到钱财不够,遂与族长反映,族人踊跃捐资。

汤信叔带着善款来到吉安向县官说明来意,县官颇受感动,号令后河两岸居民与汤信叔一同修桥,仍唤“习溪桥”。之后,此桥又再修建数次,均是汤信叔的后裔所为。他们时刻谨记着汤信叔的嘱咐:“筹粮募银修善桥,祖祖辈辈不动摇。世世代代传下去,护桥修桥永记牢。”

如果说,半苏桥诉说着古后河的“钟灵毓秀”,那么状元桥就诉说着古庐陵的“人杰地灵”,而习溪桥则彰显着庐陵文化“放远天下、崇文重教、传扬家风、团结拼搏、忠义报国”的五大行为特质。

据吉安市志1997版、吉安市志(1990-2000)版记载:后河原为禾河入赣江的故道。禾河改道之后,留下古河床,接纳雨水;又因修筑禾埠大堤和习溪桥水闸,遂成内湖河。解放前,这里污泥淤堵河道,垃圾淹没桥面,水流不畅,腐臭四溢,被喻为吉安的“龙须沟”。

上世纪50年代,市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清理污泥,疏通河道700多米,修筑闸门3座,但因经费不足,整个疏浚工程皆为零敲碎打,未能彻底整治。至1978年,市政府又提出“改造后河,造福人民”的口号,动员全市干部、职工、居民、学生用义务劳动,清运河中污泥杂物3.33万立方米,同时,河岸砌起片石护坡2000多米;临河大片破旧房屋全部拆除。后随着工业废水及农田排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不断排入,其自身净化功能大部分丧失,中下游河段的污染更加明显,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市政府数度将后河治理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后河治本工程需要资金巨大,综合治理尚未启动,至2000年仍处在治表阶段。

记者从吉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获悉,自2002年开始,我市开始了后河的综合提升治理,整个工程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河道3.5公里,为古后河中、下游段,北起阳明东路,南至军民路,在习溪桥配套建设了污水提升及防洪排涝泵站,已于2008年底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古后河绿廊工程)河道8.35公里,为后河上游主河道及西支流,为解决后河水体置换,在原禾埠桥上游280米处,配套建设了1座禾河引水泵站,2014年底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河道5.3公里,为后河万石湖片区东支流,现仍在建设中。

后河综合治理经一期、二期工程改造后,主河道及东、西支流已贯通。禾河引水泵站、习溪桥污水提升及防洪排涝泵站、廻龙桥排涝泵站和橡胶坝的运营实现了禾河取水、赣江排放的水体置换构想。

泵站现由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管理和维护,根据气候和后河水质情况,专业人员及时对后河水体进行置换,加速后河水循环,减小后河污染物的负面影响。后河改造范围内的工厂、水产厂、砖瓦厂等都已搬迁,同时周边区域进行了分流式截污,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排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污染源是雨水带入水体的地面污染。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对后河一期后河公园的绿地进行管理,市城投公司负责后河一期水面内垃圾打捞及淤泥等管理、古后河绿廊工程的运营管理和后河三期工程的建设。

蝶变———它是改造的“记录者”

重现迷人景象的后河,已成为环绕城南新区的一条绿色画廊和“黄金”文化旅游产业带,随着三期工程的建设逐步铺开,后河的开发和保护也继续被提上日程。

对于后河的发展,市文联副主席曾绯龙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后河要有知名度,吉安旅游要发展,需要靠活动、靠特色来引领。龙舟赛、常态化的实景演出、乌篷船等,这些都可以精化、细化、品牌化。

在端午、中秋等特殊节点,可在后河组织井冈山大学和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的龙舟友谊赛,将这个龙舟赛做出吉安味道,做成吉安品牌;在古后河绿廊公园开辟观景台,打造常态化的实景演出,通过巧妙编排,将吉安的民间文学“解缙故事”、曲艺“永新小鼓”、游艺与杂技“井冈山全堂狮灯”、传统技艺“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吉安县鲤鱼灯”、传统美术“东固传统造像”和民俗“吉安中秋烧塔”等十个非遗项目串联成珠,打造常态化、通俗化的实景演出;购入有特色的乌篷船,将后河乌篷船一日游打造成品牌。

吉安庐陵文化学者李梦星作为老后河人,对于后河的感情颇深。“后河两岸自古以来是吉安城区商业发展的地方,对城市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改造,现在的后河已经变得很漂亮了。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后河能够早日变成活水。”对于后河,李梦星老人满怀期待。

在市城投公司,记者采访到该公司的副调研员郭江文。对于后河的未来,郭江文似充满期待却又满是焦虑:“后河的文明,与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素质是息息相关的。”

据他介绍,后河三期环境综合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前两期。要彻底治理后河,必须在老城区进行截污处理。加之后河周边沿河摊点均直接往雨水井排污,直接通过雨水管带入后河污染水体。“污染在岸上,表现在水里”,这句话直接切中了水体治理的要害。治理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市民素质的相应提升,同时,也需要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真正有可能让后河成为城市金名片。

“后河”缘何称为“后河”?据曾绯龙介绍,许是先人把南街当作城市的门面,门前是赣江,街后的小河便称“后河”。而“后”字,在庐陵习俗中又有“谦虚”之义。

环顾四周,吉安似洼地,被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区、长株潭四个国家级城市群所环抱,但吉安拥井冈山、武功山、青原山、后河等魅力生态,拥千年传承的庐陵文化,拥独特的整体人才战略,曾经的“短板”将成“长板”,后发优势愈加凸显。

在墨西哥,有则寓言曾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一座城市也犹如一个人,也需要偶尔停下来,等一等它的灵魂。而吉安城市之魂的最好的“贮藏地”便是后河。

后河,它满载着吉安的历史,也盛满了吉安人的梦想。

未来,后河大有可为。(除署名外,均为记者潘虹莉图)放

眼———它是梦想的“聚宝盆”。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