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进村”:遂川的精准扶贫模式
2016年是遂川县脱贫攻坚的“突围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为此提出“车间进村”这一扶贫新模式的设想,经过一年的实践,效果较为明显。

1

草林镇大坪村贫困户正在用客厅改建的扶贫车间内忙碌着。

2

珠田乡达溪村扶贫车间。

3

相关新闻 永新县文竹镇创新思路,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在老家的村里办企业分厂,实现村里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挣钱走上致富路。这样在家门口上班的村民,既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又可以种点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做到务工、种田和顾家三不误。图为日前该镇白源村群众在家门口的一家鞋厂上班的情景。 王惠民、颜小明摄

梁井生、杨为东、刘祖刚(文/图)

2016年是遂川县脱贫攻坚的“突围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为此提出“车间进村”这一扶贫新模式的设想,经过一年的实践,效果较为明显。

为将此设想变为现实,该县工信委组织人员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就“车间进村”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企业扩产增效业务外发加工的需求,和农村留守贫困人员就业要求、身体状况、劳动技能、村组场地及电力供应等情况,并对“车间进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方式进行初步探索。

“车间进村”,一举三得

据了解,遂川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工业加工企业有353家,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就占了215家。集中在制衣、制鞋、箱包生产、电子和仿真花生产等行业,具有技术含量不高、就业门槛低、零风险就业的优势。每年都要面临的招工难、稳工难问题,成了制约这些企业扩产增效的主要因素。而遂川劳动部门统计显示,因故闲置在家的劳动力却达4万多人。

该县工信委工作人员介绍,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车间”搬进乡村,是个一举三得的利好措施。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工厂场地不足、生活服务设施不足的难题;二可解决不便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困难人群的脱贫工作,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其三则是成为遂川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模式、新抓手,将以往的“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创新了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实现农村扶贫的长效机制。

方式新颖,切实可行

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下行,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更大,企业利润微薄,通过提高工资招收工人,通过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稳住工人,显得力不从心。遂川提出的“车间进村”措施,对于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具有较强可行性。将工件外发到乡村加工,企业可节省工厂场地,减少工人生活设施投资,节约经营管理费用,而且一举解决了招工难、稳工难的问题,企业可以开足马力,提升产能和利润。

经走访了解到,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遂川各村道路硬化工作基本完成,宽带网络覆盖到每个行政村。“现在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有的村小学有教室闲置,或有闲置的农房、祠堂,有些村民也愿意将房屋闲置的部分出租。所以‘车间进村’的交通、电力、通讯、场地等不存在问题。”遂川工信委主任颜晔解释道。

“车间进村”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对就业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上岗,上班时间没有严格限制,按件计酬,这样对解决贫困人口因年老体弱、在家照料孩子无法外出就业等难题,有较大现实意义。据预测,遂川在所有贫困村推广“车间进村”的新扶贫模式,计划可安排剩余劳动力达万人,年增加农民纯收入1.5亿元,增加税收1500万元。

政府引导,形式多样

村民可在“车间”做工,也可参与管理。为鼓励有管理经验的在外务工人员回村创办“车间”,遂川人社局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其发放小额创业贷款给予扶持。创办人员可自行投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此外,还可实行“承包制”“代管制”。外发业务企业投资建设“车间”,有管理经验的村民承包“车间”,双方约定任务及利润。或外发业务企业负责投资“车间”、招收工人,委托有管理经验的村民管理“车间”生产,向其发放固定工资。

“我们各相关单位除了加强宣传,鼓励企业、村民参与外,还将有针对性地培训村民,让他们熟练掌握车间生产、管理、质检、安全等知识。”遂川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位于遂川县草林镇大坪村的冠晟电子扶贫车间是2016年12月31日创办,2月19日笔者前往的时候,张华香等15名贫困户正在接受技术培训。车间负责人刘卫华告诉我们,经过培训为熟练员工后,每天能有40元左右的收入。目前,遂川县有草林、珠田、巾石等3个乡镇先行先试,在4个村创办了5个扶贫车间,解决了50多人就近就业的难题。下一步,县工业崛起办将召开协调会,力争在86个贫困村都建设一个扶贫车间。而县里就业局也将根据企业培训的实际人数按国家规定标准给企业发放培训补贴。并将加强与人社局、环保局、扶贫办、有关乡镇政府及相关村委衔接,吸取各方建议,为“车间进村”提供多方支持。

未来发展,仍需探索

对于下一步扶贫车间何去何从,如何发展?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该县泉江镇人大主席颜晔谈到,扶贫车间要长期坚持下去,以下三方面是首要因素。一是稳定的订单,二是车间负责人的管理水平,三是要提高员工素质。要做到无缝对接,需要相关帮扶单位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该县国土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车间进村”助力扶贫是项非常好的举措,但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依法合理用地。如果是新建,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报批后再用地。建议优先选择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如原村办企业、闲置的村委会或村办小学等用地。千万不要随意占用农用地尤其是耕地建车间,避免造成违法用地。如需了解相关政策,可以向当地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咨询。

该县工信委帮扶干部袁群军认为,扶贫车间要因地制宜,加强协调对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扶贫车间或扶贫加工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来料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能直接受益的项目,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该县草林镇党委负责人吴建红直言:能否对自主创业中农村贫困人口创办扶贫车间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岗位补贴;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网上创业,并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如此,可实现创业一人,致富一人,脱贫一片。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