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文]井冈云雾
来源: 2017-01-23 16:18 我要评论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而袁文才的叔叔和王佐的哥哥则深为袁、王被杀而愤怒,率领余部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反过来又与共产党为敌。毛泽东请她们坐下,深情地回忆说:“你们的亲人,在井......

 

□许晨

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熟知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井冈山革命歌曲,熟知了井冈山———毛泽东、朱德等人率领工农红军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三湾改编、井冈会师、朱德的扁担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我幼小而纯真的心灵充满了神往。

然而,岁月悠悠红尘滚滚,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这个夙愿。直到前不久的一天,我才随同一个学习参观团前往心中的红色圣地。

从茨坪、茅坪,到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整整五天的时间里,我们久久地沉浸在震撼、激动、深思的氛围里。畅谈感受,大家纷纷对八角楼的油灯、蜿蜒曲折的挑粮小道,以及漫山遍野的青松翠竹印象深刻。而我的目光却投向了远山近岭,被那如同穹庐一样覆盖着、笼罩着的云雾深深吸引了。

事实上,自从走进井冈山的第一刻起,弥漫在天地间的云雾,便如影随形一般涌进了我们的生活和日程:清晨起来,推窗眺望,只见不远处的山峦披上了一层层纱幔,随着晨风的吹拂时隐时现,好似海市蜃楼一样;穿上红军服,走进当年密林中的崎岖山路,一会儿飘飘欲仙,对面难见人影;一会儿蒙蒙湿衣,化作牛毛细雨。似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抬头,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云,就是雾……

雾笼井冈山,这在我心扉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当我真正了解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之后,对那虚无缥缈的浓云迷雾有了更新的认识:1927年9月,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遭受重挫后,率领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地区转移。

此时山上被当地“劫富济贫、除暴安民”的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占据。毛泽东从大局出发,确立了对这两支队伍采取团结合作的方针,并风趣地说道:“他们是绿林军,我们是草头王,大家可以合为一家嘛!有机会我要去拜拜山。”不久,毛泽东与袁、王分别会面,充分肯定他们反抗豪绅地主的革命精神,并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争取这些草莽英豪加入了革命队伍。从此,工农红军有了落脚之地。

如同劲风吹拂、雾气消散,中国革命事业的天空出现了一线曙光!得到休养生息的工农红军,随后迎来了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黄洋界保卫战等一系列胜利,逐渐在井冈山一带站稳了脚跟。

1929年1月,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困,毛泽东决定实施“围魏救赵”战略,率兵下山。可他是忧心忡忡离开的,因为一年前的中共六大会议决议传来了,其中说:“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镇压……”尽管他认为这一决议不符合井冈山实情,不予执行,但还是为袁文才和王佐的命运担心。

果不其然,此后一年中党内“左”倾思想日益严重,加之湘赣边界土籍与客籍的矛盾,当地特委将已是红军将领的袁文才、王佐当作土匪,决定按六大文件精神除掉。1930年2月,袁、王忽然接到边界特委来信,要他们到永新县城集合开会。同时,派人到距永新30里的红五军驻地给彭德怀送信,诬称袁、王企图“解决”特委,要求立即派部队前来救援。不了解实情的彭德怀,派第四纵队包围袁、王及其部队驻地。2月24日凌晨,在永新县城,边界特委书记带人发难,开枪将正在熟睡的袁文才打死。王佐听到枪声后急忙朝东门外突围,但必经的浮桥早被拆除,王佐不幸落水淹死在护城河中。

悲呼!叱咤风云的井冈山双雄,没有牺牲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却蒙冤被害,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当袁文才、王佐被杀的消息传到赣南时,转战途中的毛泽东惋惜不已,顿足长叹:“这两个人杀错了……”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袁、王被杀,其余部官兵以及井冈山群众百姓,心头上笼罩着一团无法驱散的迷雾:昨天还是好端端的红军战士,一夜之间何以就成了革命的叛徒且惨遭杀害。而袁文才的叔叔和王佐的哥哥则深为袁、王被杀而愤怒,率领余部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反过来又与共产党为敌。致使昔日人气兴旺、喜气洋洋的井冈山根据地,一夜之间变得阴云密布,黑雾重重……

直到全国解放后,中共江西省委作出平反决定,追认袁文才、王佐为革命烈士。多年的历史冤案,才终于有了应有的定论。

1965年5月23日,毛泽东主席重访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他并没有忘记当年的功勋“双英”。得知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和王佐的结发夫人蓝喜莲还健在,专门安排会见两位家属。

一见面,毛泽东便紧紧地握住两位老人的手,亲切地称呼她们:“袁嫂子、王嫂子,你们好啊!”“毛主席啊,你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是过意不去啊!”“哪里,是我们过意不去哩!”毛泽东请她们坐下,深情地回忆说:“你们的亲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有功劳的。他们对中国的革命是作了贡献的……”

在今天,在江西省委党校井冈山培训基地,我穿着灰布红军服装,听着当地老表介绍这段史实,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感到莫大的快慰:虽然是迟到的昭雪,可终归是正义得到了伸张,还了历史本来面目。袁文才、王佐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