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一江赣水”生态廊道——聚焦赣江母亲河治理与保护
赣江,全长750公里,自赣州流入,而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县、青原、吉州、吉水、峡江、新干县(区)境内就占去近三分之一。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如银色的丝线,......

st3

赣江两岸风光带。记者郭弘毅摄

□本报记者刘丽萍

山河锦绣谁妖娆,谁不言道数赣江。

赣江,全长750公里,自赣州流入,而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县、青原、吉州、吉水、峡江、新干县(区)境内就占去近三分之一。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如银色的丝线,串起一颗颗明珠,其中一颗闪着耀眼光芒的明珠就是吉安。千百年来,赣江浩浩汤汤,奔腾入海,源源不竭地滋润着庐陵大地。

滔滔赣江,绰约了吉安的风姿;绵绵文化,典雅了庐陵的气质。文化庐陵,山水吉安,成为吉安最好的代名词。赣江两岸,风生水起,古榕容客,杨柳留青,“三山”(井冈山、青原山、武功山)拱耀,“一江”如璧,“红”“绿”交辉,“古”色相映……

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

从无序开发走向合理规划

因为赣江,吉安自古就有“江南粮仓”的美誉;到元时,吉安赣州两地运往通州的漕粮占江西的二分之一;南宋时期,吉安的造船业位居全国之冠;宋时,永和吉州窑瓷舟船走遍天下……赣江沿岸,一个个码头依水而立,一条条街市临江而起,巨富商贾构筑起一个个鎏金描银的恢宏村落堂宇,镌刻下曾经荣耀与辉煌;不仅如此,赣江又孕育出“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人文盛况,“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

如今,没了千帆竞过忙碌的赣江,没有了迷茫和险滩,也没有嗍风劲吹的风帆,激浪拍打的双桨……却依次建起了江西南北电力交换中枢———万安水电站,赣江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电站,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等等。

一艘艘商船云集的赣江,以另一种形式源源不断地造福着井冈儿女:

———万安水电站是江西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兼有防洪、航运、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是江西南北电力交换中枢,具有调频、调峰、事故备用等作用。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设项目。为赣江赣州以下河段六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三个梯级,是江西航道建设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工程项目,也是实现赣江中游河段渠化建设的关键工程和实现赣州南昌三级航道规划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立项审批的中国四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能提高赣江中下游两岸尤其是南昌市和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南昌市的防洪标准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曾经承载着百舸争流的赣江,在发电机组的轰鸣声中,继续庐陵大地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用自己不竭的源泉养育着井冈儿女。

全方位监察生态链

从单一的发现到多元化扫描

在吉安,一个共识正在凝聚:“保护赣江母亲河,坚持绿色发展应该成为政府的责任,企业的使命,社会的共识。”作为赣江中段的吉安,立足于“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更能体会到保护赣江母亲河的紧迫性。

22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环保赣江行活动,广泛搜集环保工作意见建议,紧紧抓住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环保突出问题,以听取汇报、实地检查、召开座谈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年一度的大巡查。问题不解决,整改不到位,监督检查就不放松。

从大气污染防治到重点流域整治,从污染减排治理到农村环境保护,“环保赣江行”实地“望、闻、问、切”,找准问题关键所在,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人民群众反对的项目和环境问题亮“红灯”,强化环境准入红线意识,将污染拒之门外。推动一系列治污“组合拳”出台,彰显我市对环境民生保护的决心、治理的成效,更写下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一次次的视察监督,一次次的扎实推进,社会环保意识正在慢慢觉醒,全民环境监督的社会环保自觉逐步形成。惠民生、绿色环保的项目一路“绿灯”通行,而重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引领绿色发展,规划必须先行。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总量减排、污染治理、环境监管并抓,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努力实现吉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

系统性防治大气污染

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

“碧湖连天远,江南尽是春”,每一分,每一秒,呼吸洁净的空气,是每一个市民的心愿。为此,我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下足了功夫。

———我市电力、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按照有关要求普遍建设了废气污染治理设施。目前已有1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安装了废气自动监控设备,全市工业废气处理设施由2010年的449台(套)增加到2013年的574套,工业废气处理能力达1591万立方米/小时。有效实施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减排工程,截至2013年底,全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36607吨和48181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目标。

———实施了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共设立22个环保标志核发点,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19.4万辆。严格二手车准入机制,对不属于国Ⅲ及以上排放达标车型,一律不予登记。加快淘汰高排放机动车,2011年以来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85784辆。加强了成品油流通行业监督管理,全市已统一供应国Ⅲ车用柴油、国Ⅳ车用汽油,积极推进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加快推进了集中供气、“煤改电”、“煤改气”项目工程建设,在化工、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在各县(市、区)城区逐步淘汰燃煤炉灶。峡江县创新推广以稻壳、秸秆和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为燃料的清洁能源,近三年来先后有10家企业实施了煤改生物质工程,共减少煤炭消耗量4万吨,减少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60吨。

同时,我市完善了大气污染监测设施,市中心城区于2015年1月1日开展PM2.5监测。

持续改善赣江水环境质量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吉安担负着赣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应本着对历史、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切实保护好一江清水”,我市清醒地认识到擦亮生态品牌的重要性,保护赣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市多举措全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严格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在项目审批上,大力简政放权,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产生新的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绝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发展经济”要求,坚持“三不批”制度,即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不批,不符合区域发展规划的不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批,并对江河、水库源头,沿江沿河特殊区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执行率有了很大提高,“先上车,后买票”、“已上车不买票”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和扭转。

———切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开展专题调研。综合实施了约谈、调度、专项督查、通报、全口径统计等工作手段,推进了重点涉水项目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关闭了22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量均获得了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认定。全市工业污水深化处理和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建设步伐加快。废纸造纸企业全部完成生化处理设施建设,制革、化工等重点涉水企业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新干县盐化工业城和永新县皮革城建设了园区污水处理厂。2010年11月,我市启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9座,其中6座已建成投运,处理能力4.55万吨/日;2座建成未投运和1座建成间歇性运行,总处理能力2万吨/日,目前正在调试之中。

———全面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日常监督管理的力度,在赣江及其主要支流设置了15个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例行监测;对40个重点国控水污染源排放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实现实时在线监控。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严厉处罚。2014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880余人次,检查企业1816家,限期整改企业83家,立案处罚企业66家,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环境健康权益。在节假日期间、雨季汛期和重大活动期间,专门下发通知,做好防范环境突发事件专项预案,建立好工作责任制,安排专人值班,加大了对沿江、沿河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频次,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杜绝企业偷排和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有效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我市对赣江、禾河等重要水系两岸污染开展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吉安市赣江水环境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吉安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等六个专项行动方案》和《吉安市2014年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27家,先后关停了涉重金属企业12家,小造纸企业10家,小塑料粒子生产企业36家,严厉打击了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违法行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吉安坚持“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红线管控和市立公园制度开全省先河,“河长制”全面落实,“三改三清”和“两带一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污水治理初见成效,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吉安全境被列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这些成绩,源自我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定绿色崛起之路,不断深化美丽中国“吉安样板”建设。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