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石桥镇村史馆里记“乡愁”
2016年以来,永新县石桥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牢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宗旨,投入10余万元,在省级千年历史文化名村樟枧村内,打造一座“沉......

永新讯(龙抗病)2016年以来,永新县石桥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牢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宗旨,投入10余万元,在省级千年历史文化名村樟枧村内,打造一座“沉淀文化、见证告别贫困记住艰辛、存放家乡气息、回味乡愁记忆”的村史馆。

樟枧村始于宋朝,由刘姓聚族而居。村内有千年银杏树、古樟、古柏、古黄檀和古祠堂、古桥、古井、古民居以及351人在朝为官的历史人物。苏区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同志曾在樟枧村刘氏家庙部署作战方案,曾建有红军医院、红军被服厂,至今还保留有红军标语和红军图画等,是江西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村史馆设于建于明代、重修于清末的刘氏家庙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全村的概况、村庄的起源与发展。展板分前言、村庄溯源、耕读人家、民俗风情、红色记忆、产业发展、幸福乡村、结束语等八章节;版面长达20余米,图文并茂,展出的照片、敕令、诰命、物件等达200多幅(件),一件件的物品承载着历史,一幅幅的图片记录着进程,一处处的实景浓缩着记忆;叙述风格运用散文笔调,字里行间处处动人、扣人心弦,动情的语句,牵动着人的思绪进入各个章节,睹物思情,置身其境,仿佛踏着飘飘的炊烟,走进家门口十八弯的山路,尘封已久的往事闸门洞然打开,似乎看见了母亲手里的糯米团,看见了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顿时唤起人们难以忘却的思乡之情,认同共鸣、情感共融,成为“乡音乡愁”的美好回味和传承淳朴民风、族规家训的有效载体。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