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纸背的中国乡村拷问录
饱含着对故土的深情和眷恋,带着对中国乡村问题的系列思考,初冬时节,平静的书市刮起了一阵猎猎的乡野之风。

原标题:力透纸背的中国乡村拷问录 ———读梁鸿新书《中国在梁庄》

饱含着对故土的深情和眷恋,带着对中国乡村问题的系列思考,初冬时节,平静的书市刮起了一阵猎猎的乡野之风。掀起波澜的不是什么经典名著,而是一本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土后。该书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通过作者对阔别十多年故乡的回访,力透纸背地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故乡农民的困惑和生存百态。

一次返乡,看到童年时清澈无比的坑塘,如今污蚀的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从小就读的学校也早已倒闭,沦为一片猪场……面对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那一刻,作者曾对故乡所怀有的美好回忆,竟瞬间崩塌,并引起了她的深刻反思:造成这一系列尴尬和无助的原因是什么?现今故乡的人们身处这样的囧境,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这样的诘问让作者百感交集,遂萌发了用笔去记录乡人的伤痛和迷茫的想法,以期真实地复原他们的心灵世界。

10余万字的《中国在梁庄》,没有耸人听闻的志怪传奇,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更没有悲世悯人的黯然神伤,但它却在沉静中蕴藏着一种洞悉时世的力量。字字句句凝结着作者对故乡拳拳的眷爱,也凝聚着她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农村系列问题的关切。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她5个月走访故乡村落得以完成的。可以说,从她酝酿动笔、到走访、再到落笔,这其间,作者的思考一直是深入而持久的。这集中表现在,为了真实反映故乡人的喜怒哀乐,客观记述他们的所思所想,作者尽可能地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期通过对他们乡村生活的回溯和展望,力求力透纸背地揭示出当今中国乡村的落寂与惆怅,以引起各界疗救的注意。怀着这样的虔诚,作者冷静地注视着故乡的田园、村舍、山渠、湖泊,细心地与故乡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促膝交谈,静静地聆听着他们从心灵深处发出的肺腑之言。而后,她以一颗不掺假的真心,将这些真实的笔录,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悸动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对故乡精神上的皈依。

梁鸿的文字是真诚的,朴实的文笔之中,既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味道。但同时,她对故园特别是对当今中国农村现状的揭示和拷问,也是热忱和尖锐的。对传统村落日益严重的萧瑟、冷落和空心化,不仅没有回避,相反,还一一将新旧农民在乡村与城市的迁徙中所遇到的诸多困惑和怅然,给予了全景式的描述。如在《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中,就讲述了一个叫“昆生”的农民穴居在墓地的故事,一方面是通过作者对昆生的直接了解,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同乡人的间接了解,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引起了她对农民生存状态的隐忧和反思。她一针见血地写道“在乡村,像昆生这样的人,已经被排除在正常的道德体系和生存体系之外。在我们的文化里面,‘生命’本身、‘人’本身并不值钱,除非你在文化系统之内找到价值的对应,才被赋予尊重和肯定。”

在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捧读《中国在梁庄》可谓恰逢其时。虽然作者描写的只是故乡一隅的境遇,但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认真审视她笔下的乡村,可以让社会各界观照现实,逐渐消除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瑕疵和不足,进一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以便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福祉和红利。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