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主心骨” 摘掉“穷帽子”——吉安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近日,吉安县永阳镇江南村的贫困户黄福民从村支书胡乾元手中接过了种养合作社的第一笔产业分红,喜滋滋地对笔者说:“村干部带着我们搞产业基地,种上了井冈蜜柚......

□龙浩、胡颖

近日,吉安县永阳镇江南村的贫困户黄福民从村支书胡乾元手中接过了种养合作社的第一笔产业分红,喜滋滋地对笔者说:“村干部带着我们搞产业基地,种上了井冈蜜柚、百香果,放养了绿壳鸡,全村贫困户都有分红,还可以在基地打零工,好日子在后头哩。”这是该县把加强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唤起群众千百万、同心干”的一个生动缩影。

选好“主心骨”,配强主力军

打赢攻坚战,落实在基层。该县坚持把村级组织建成精准脱贫的“主心骨”,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到哪,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就推进到哪。

“小事村民投票表决,大事开会商议解决、事事接受监督。”在推行村社区“131”治理模式中,该县通过强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规范组织职责、规范工作运行程序、规范干部行为和加强村务监督,发挥了群众的主动性,推进了基层组织规范建设。

安塘乡通过探索支部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产业合作社负责人,实行村级各类组织向村党支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增强了村党支部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赢得群众广泛支持,全乡不到一个月就完成13万平方米土坯房拆迁任务,所有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居房”,成效远远超出预期。

该县不断规范“民事直通车”制度,畅通一个代办网络、一条民情热线、一张联系卡、一本民情日记、一册《办事指南》“五个一”服务渠道,明确2789名村民小组长为民事代办员,每年给予不低于2000元的补助,听群众说事议事,为群众理事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同时,采取“支部+合作社(协会)”“支部+公司”“支部+基地”等形式搭建村党支部引领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有效整顿了一批软弱涣散和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成立乡土人才协会党支部19个、产业合作社党支部34个、农村淘宝合作社党组织4个,推动6200户贫困户资源整合、要素重组、抱团发展,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106个、2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按照“脱贫致富带头人、服务群众贴心人”标准,选拔了53名党性强、有能力、作风好、威信高的“能人书记”,调整了7名看摊守业、群众有意见、工作不胜任的“后进书记”,培育了376名双带型村级后备干部。

党员齐赶考,算好脱贫账

年末将至,吉安县永和镇超果村第一书记刘洋在年迈体弱贫困户罗中银家中,一起算起了一年的收入账:“老两口养老保险金是1960元、自家地里种的稻谷能卖3000元、帮扶组送来的鸡苗可带来收入3000元、蔬菜产业合作社本金和分红2300元……”细数家里的各项收入,罗中银感激不已,“党的政策好哇,今年一定能脱贫!”

在吉安县,像刘洋这样脱产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不仅覆盖了86个贫困村,还扩展到其他221个非贫困村。

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该县建立了县级领导挂点、机关干部包户、“第一书记”帮扶、农村党员结对、技术人员指导“五个覆盖”脱贫帮扶机制,确保了“脱贫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4800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与5900余户贫困户结穷亲,做贫困户的贴心人,为帮扶贫困户从产业脱贫、安居脱贫、保障脱贫、设施脱贫等角度量身制定精准帮扶方案。

千余名农村先富党员与贫困户结为对子,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百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产业技术培训。一大批先富起来的农民党员致富不忘乡亲,有的垫钱垫物为贫困群众提供致富项目,有的与贫困户合伙经营,有的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有的修路铺桥、捐资助学,一名名党员犹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脱贫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拓宽脱贫路,群众同心干

为了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坚定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该县开展了“身边党员大家学”活动,组织贫困群众到“十大党员示范基地”和周边产业强村、党员种养大户家参观,学习最基层一线、平凡岗位上涌现出来的“脱贫小故事”“脱贫好党员”,和群众一起算致富账,激发他们穷则思变、奋起直追的脱贫勇气,发动群众依靠自己双手敢于脱贫,以脱贫为荣的决心。

今年80岁的刘从明是浬田镇高陂村重点贫困户之一,夫妇俩年事已高,丧失劳动力,3个儿子两个瘫痪,生活十分困难。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刘从明今年贷款养了3头牛,种了1亩井冈蜜柚,获得了3400元产业补贴,他还以县里的2000元扶贫产业帮扶资金入股了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如今,刘从明一家靠着合作社分红和产业收入,加上低保补助金加上养老保险金,生活得到了保障。

为了让每个贫困户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对有劳动力、有耕地、有技能但积极性不高的贫困户,县乡财政投入奖补资金6340万元,引导7700余户发展井冈蜜柚、横江葡萄、肉鸡养殖等产业,走上产业致富路。县财政每年补贴360万元,开通园区便民公交,并对贫困户进园区务工实行交通补贴,鼓励使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回村”。对有本领肯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的贫困户,采取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支持,开展“致富宝”担保贷款试点,县财政拿出15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面保障。出台政府、公司出大头(84%),种养户出小头(16%)的产业保险政策,最大限度地避免贫困户因灾受损,增强发展产业的底气。对想致富但缺乏技能的贫困户,整合党员冬(春)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源,实施贫困户劳动力“产业技能培训”工程。5年来,该县举办各类培训班322期、培训6.7万人次,5.4万名贫困群众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

该县通过树牢“党建+精准脱贫”理念,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路子,在“党建+脱贫”的路上信心满满。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