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城更美———青原水生态文明建设掠影
十月金秋的一天,天高气爽,记者与朋友带着家人一同去秋游,漫步青原大地,时刻感受到绿的涌动、水的灵动、云的飘动,徜徉在青山、秀水、白云之间,心情无比愜意......

十月金秋的一天,天高气爽,记者与朋友带着家人一同去秋游,漫步青原大地,时刻感受到绿的涌动、水的灵动、云的飘动,徜徉在青山、秀水、白云之间,心情无比愜意,让人忘却了所有烦恼。

青原区新圩镇璋塘村是个典型的水乡。俯瞰璋塘,就像漂浮在水上的一只瓢,一条溪流自东向西环绕村子流过,串起大大小小池塘,形成偌大水域,河畅畅、水清清、景优美。水边、村边、屋边长着许多樟树和不知名的树,大的两三个人都合不拢,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村庄的变迁。“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民居掩映在树荫中,错落有致。鹅卵石小道连通各家各户,路面非常清洁,不见零星垃圾污水。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桃花源”。

不久前,璋塘村流传了一“笑话”:一位多年没有回乡的村民,于今年中秋回家团聚,然而下车后,在花园式村庄里,他迷失了方向,找不着回家的路,最后打电话叫家人领回家。璋塘村支书梁昌昀介绍,这里曾是一个垃圾到处浮漂、污水遍地流淌的地方,处处散发着一股恶臭,苍蝇、蚊子满天飞,人都像生活在垃圾堆里一样。2014年,村里组织开展“三改三清”和水质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清垃圾、治污水、造生态,对绕村溪流、池塘、水沟进行打捞垃圾、清於护岸,拆除或修缮破旧房屋,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整治村容村貌。仅一年多时间,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新村就脱颖而出。

从璋塘村出来,记者来到了“庐陵文化第一村”文陂镇渼陂古村,良好的生态文化在这里与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引来四方宾客。这一天,正好南昌市一所艺术学校的300余名学生来到了古村写生作画,祠堂前、水塘边、古街中、樟树下,处处都有驻足欣赏、凝神作画的场景。

“渼陂古村是中国美术家写生创作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与省内外几十家艺术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文陂镇副镇长李仁宗介绍,围绕写生产业建设,该镇大力引导群众建农家乐、办生态游等延伸产业,让游客在渼陂有玩头、有看头、有香头。今年“十一”黄金周,渼陂每天接待的游客在4000人次以上。

梁礼淦是渼陂村众多吃“生态饭”群众中的一位。去年,他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水面150亩,种植白莲100多亩,创建富渼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到了5至10月的开花期,这里便成了游客赏花、摘花、采莲的好去处,其余时间,游客还可在基地进行骑行、烧烤、垂钓等娱乐活动,终不觉乏味。趣味生态游,让渼陂村群众的钱袋子一天一天鼓了起来。

近年来,青原区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实施了水库水质专项整治行动、“三改三清”、河长制、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综合治水措施,投资5亿元资金,全面治理水生态环境,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前,该区已建成覆盖1200个自然村的清洁工程,对农村垃圾污水实行“生态疗法”,水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螺滩水库、青原禅溪成功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设了天祥、郊野、宋溪等一批水生态公园,打造了国家级生态镇村4个、省级生态镇村14个,形成了以青东公路为主轴的百里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