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环境保护 峡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赣江两岸绿如翡,一江清水出玉峡。盛夏时节的峡江城乡,蓝天白云、绿树青草、小桥流水,犹如一幅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生态画卷。

中国吉安网讯(陈福平、记者刘娇)赣江两岸绿如翡,一江清水出玉峡。盛夏时节的峡江城乡,蓝天白云、绿树青草、小桥流水,犹如一幅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峡江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低碳、环保、生态为内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施“净空”“净土”“净水”工程,巧做生态文明建设“加减乘除”法,让峡江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该县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省级卫生县城”等荣誉,拥有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2所省级绿色学校、5所市级绿色学校、4个市级绿色社区、62个市级生态村……

在提升生态环境上做“加法”。该县大力实施了“森林城乡、绿色通道”造林绿化工程,对国有林地和主干道沿线25.5万亩重点生态区域实行封山育林,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完成造林2.2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4.7%以上。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大力推进“三改三清”攻坚行动,农贸市场、7个无物业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加快城市道路、地下给排水管网、绿色景观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绿化率达67%;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将城市环卫设施、技术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积极推广农村污水处理“生态疗法”。

在环境整治上做“减法”。该县开展“净水、净空、净土”行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66.3平方公里,对生态红线一、二级管控区内,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政策。严守水生态“三条红线”,全面实施“河长制”,对全县34条河流实行“包河治水”,加强赣江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强力推进水库水质治理和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禁止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周边非法违规畜禽养殖活动,拆除猪栏178栋4.1万平方米,关停猪场504座17.8万平方米。严把工业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生态环境损害“一票否决”与责任追究制度,严禁污染企业进县入园,全年共否决20余个项目入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7次,取缔非法企业17家。

在发展生态产业上做“乘法”。该县做大绿色工业,围绕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新型纸业、绿色食品四大产业,加大技术改革力度,实施电能替代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强绿色农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大力发展优质烟叶、精品果业、绿色蔬菜、特色中药材等富民产业,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做旺生态旅游,围绕“一山一湖一区”旅游战略,充分挖掘玉笥山道教圣地、玉峡湖、湖洲千年古村等“红古绿”、民族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

在生态建设机制上做“除法”。该县建立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制定了《峡江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峡江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绿色GDP指标体系,加强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与其相挂钩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