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吉安故事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仅仅数年间,吉安这座赣中城市先后斩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等数个“国字号”招牌;

原标题:一张张绿色“名片”的背后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吉安故事

3

吉安市古后河绿廊一角。记者郭弘毅摄

□江西日报记者卞晔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仅仅数年间,吉安这座赣中城市先后斩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等数个“国字号”招牌;去年,吉安市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城区布绿有层次,乡村清洁有评比,一张张绿色“名片”的背后,是吉安近年来对城乡优美人居环境的精致追求。让我们看看“文化庐陵,山水吉安”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生动故事。

故事一:67个城市公园是怎么来的

吉安市城区曾有一家商户为图方便故意用开水将门前大树烫死,“不仅赔了树钱,还被拘留。”吉安市政府用这样的方式向全市展示了护绿的决心。

6月20日,一到吉安,街头的葱茏翠绿,给夏日的城市添得一份舒适。“现在古后河绿廊已基本修复好,不仅能发挥天然雨水收集器的作用,而且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吉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操建民的办公室正对着古后河中心位置的一片水域,他一边指着窗前这片湿地一边说。三年前,这里是吉安有名的臭水沟,养猪场、鱼塘、农村违章建筑凌乱散布其间。“改造过程中拆了100万平方米的违建,非但没有一户上访,反而有不少市民主动劝说钉子户搬迁。”改造效果图一经公布,项目就得到了市民的鼎力支持。

古后河绿廊仅仅是吉安市67个首批市立公园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城北的庐陵文化生态园。占地3200余亩的公园,利用原有螺子山山体和滞洪区顺势建设,2011年一开园,就被评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和国家4A级景区。“原本可以给城市新增3000多亩的建设用地,市委、市政府不仅没这么干,还投入数亿元,将其改造成了大型城市公园。”操建民说。利用城市的自然肌理,以“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为主要内容,吉安大力推进城市三级生态梯度格局建设,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了1000米有大公园、500米有休闲小游园,67个市立公园让市民出门见绿。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5.2%,人均绿地面积达16.97平方米。

故事二:脏乱差村庄的“华丽转身”

“不想回到从前。”6月21日,青原区新圩镇璋塘村村民刘四秀告诉记者。经过近十年的治理,璋塘村已从曾经的垃圾遍池塘迈入了如今垃圾分类进村庄的新时代,家家户户倍加珍惜当下整洁的村容。

吉安城区向南35公里,就是新圩镇璋塘村。这是一座因水而生、环水而建的美丽村庄,村容的整洁超出我们想象。通过在村中设置6个垃圾收集点,村里的保洁员每日固定清理一次垃圾,并运往镇上的垃圾中转站处理。近年来,吉安在乡村大力推进清洁工程,这样的垃圾处理模式在青原区已普及。

湖塘里的水草为璋塘村增色不少,而往昔水面上漂浮的垃圾曾让这儿臭水横流。村庄的转变,从村委会里的9块监控显示屏上能看出些端倪。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