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戏
“各位乡友同志莫要吵,吵吵闹闹就听不到……”这是瞎子戏的开场白。

“各位乡友同志莫要吵,吵吵闹闹就听不到……”这是瞎子戏的开场白。

我去祭祖,看到一个盲人坐在那儿,他拿着一把二胡自拉自唱着,仿佛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这一幕,让我忽想起童年的瞎子戏,在我心里最底层的“浪花”“呼”地涌起,直叫我把他拉到最亲近的位置。

儿时,家乡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地方,没有电视,电影也少得可怜,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只有瞎子戏。只有唱瞎子戏的盲人才不嫌贫地来到这儿,只要他们来了,生产队都会派人给他们做饭,然后还会给他们红包。每每这时候,母亲总鼓励我们快点把活儿做好:今晚早点吃饭,晚上听“光子”(对盲人的尊称)戏去。于是,大家都会比平时勤快得多,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各种事情,然后迫不及待地拿着凳子和扇子出门了。

晚上到处都是黑黑的,只有密集的星星闪烁在天空,但禾堂(乘凉地方的称呼)却比往常热闹了许多。那儿已经坐了一群人,唱戏的盲人在“革功、革功”地拉着二胡。禾堂里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他们催着盲人唱戏,盲人拉一下二胡,幽幽地拉长腔调问:都来了不?大家也异口同声地拉着腔调回答:都来了。盲人不紧不慢,停下二胡,打响夹板,一句“各位乡友各位同志呀,让我光子来唱瞎子戏呀”的开场白,告诉大家今天要表演的节目。然后,用二胡有声有色地应呼着他所表演的故事,吸引大家津津有味地听着下文。孩子们这时也多偎依在爹妈的怀里,好奇地听着那二胡的应承。因瞎子戏只是一些说唱,对孩子们来说显得比较枯燥,一些年纪小的孩子只听了一会儿就不耐烦地嚷嚷着要回家。爱听戏的大人们这时会把他们赶走,让他们一边玩去。

我与那些孩子不同,不但好奇那些声音,更稀罕瞎子一个拉二胡,一个打夹板合作得那么好。唱瞎子戏的一般是两人,基本上是这个人唱累了另一人立马接上。接话的都是二胡,比如说唱的人叫:“老婆子。”二胡立即会应:“嗯?”“你在做事情是吗?”二胡立即应:“是啰!”二胡仿方言拉得与真人说话一般,很生动。当然,听戏也不完全是听这个,主要是听戏的内容。那时的农村总的来说是闭塞的,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瞎子走南闯北,知道外面很多精彩的故事,更能演绎很多经典的传统名著,他们用说唱的形式唱给大家听。我记得最早听到的是《窦娥冤》,瞎子唱着窦娥要被杀头的时候声泪俱下,唱拉这一段时,我看见好多善良的老妇不停地抹着眼泪,一片呜呜的啜泣声。

听完戏后大家常常会感怀不止,为窦娥凄凉的故事而震撼;为杜十娘凄惨的命运禁不住流泪;为岳飞含冤死去对秦桧恨之入骨……即使是第二天在田里劳作,大家依旧会说起那伤婉带痛的故事,也会笑说那快五十岁了一直没生养的苦娘,忽然一天哭哭啼啼自认为肚子肿了,却在不久后的日子生下儿子,在她七十岁的时候,儿子中了状元,还让她当上了奶奶……这些传奇故事让很多人懂得一些道理,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很多年后,关于盲人的说唱开始淡出记忆。但在一天下班时,我碰到两个盲人正卖弄着幽默的话语,他们的意思是想在那儿唱一段吧?可这时连《射雕英雄传》的电视连续剧都不怎么留得住恋爱中的男女,何况是相貌丑陋的盲人?所以瞎子戏很快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退出了“禾堂”。

瞎子戏曾经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欢乐,大多数人也希望戏里的故事越长越好。小孩因此可以与本村好多孩子疯狂地玩耍,捉迷藏、抓萤火虫、踢房,还可以在禾堂附近翻跟斗、打闹,甚至约伴去摘别人家树上的果子吃等等,这让我们有了尽情在外面挥霍天性的机会;大人们因瞎子戏丰富了生活,也增添了不少见识。

如今,瞎子戏就像山上那泛黄的狗尾草,已成了美好记忆中一片染秋的风景……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