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美青原”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青原“民俗三宝”
我跟随接灯队伍按照男丁出生时间的先后,先到上“老灯”的人家接灯,再赶到上“新灯”的人家等灯。此刻,祠堂内鼓声喧天,鞭炮声连绵不绝,提宫灯的人们依次向祖......

 

◇曾绯龙

陂下喊船

陂下村,青原区富田镇的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分布4个牌坊、36座古祠、18口古井、10余株千年古樟,并珍藏了宋仁宗皇帝赐予狄青元帅参将胡盛的45件銮架、清道光皇帝亲笔题写的“黄耇繁衍”匾额。然而,更吸引我的,还是当地神秘奇特的民俗———喊船。

喊船,有着一套庄重玄妙、内涵丰富的仪式。今年春夏之交,我观赏了全程表演。

当天上午九时许,几位青年农民在院落燃起了一堆篝火,并点着一串鞭炮,遂拉开了喊船的序幕。

只见十余名壮年男子手擎红黄蓝各色幡旗,虎虎生风,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转悠数圈,伴随着土铳的轰鸣,震耳欲聋。然后,手执法器的村民依次神采奕奕地走过,龙灯、河蚌精、鲤鱼灯、渔翁、媒婆、丑角等各种表演轮番上场,热闹非凡。那些敲锣打鼓吹唢呐闪在一边的民间艺人,为吸引眼球,脑袋摆动的幅度颇大。偶尔,还情不自禁地摇到渔翁等表演者跟前,抢了风头。于是,幕前幕后混杂在一块,彼此心照不宣地较劲,让观者大呼过瘾。接着,喊船的“主角”———龙舟,被十多位村民抬至祠堂院落。一位道士装束鹤发童颜的老者嘴里念念有词,在几位助手的配合下,立于一张朱红色方桌前(方桌上摆放鸡、鱼等祭品,以及泥塑神像、神龛、香烛等物品),摇头晃脑地完成一连串与各地大同小异的祭祀仪式。阳光滚过无数屋檐,穿越无数密密匝匝的枝网,倏地打在龙舟金晃晃的龙身上,随即浑厚粗犷的《喊船歌》响起:“彩绘龙舟庆下元,禳灾集福保平安。保佑乡团常清吉,门厅兴旺光招财。缓缓打鼓齐心喊,齐心喊好大王船……”因为专为游客表演,而非下元宵时的全套民俗展示,故内容精简了不少。村民只演完一小段便草草完结(但我已经大开眼界,啧啧赞叹),开始围着篝火缓步行进。

名为行进,实则舞蹈。每走数步,便止步作划桨状,且动作夸张,表情庄重,村民内心的虔诚一览无余。

最后,村民们浩浩荡荡地擎彩旗抬龙舟,沿着陂下村环游一圈。其间,还依次穿插龙灯、打狮、神舞、放河灯等民俗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渼陂赏“辇”

渼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青原区文陂镇。

走进渼陂,宛如徜徉于璀璨的明清建筑及雕刻艺术的博物馆。这里,分布着367幢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村头的永慕堂最为恢宏壮丽。永慕堂占地1220多平方米,门廊中两根巨大的石柱撑起屋檐,展开的两扇檐翼层层格格凌空欲飞,门口两尊石狮巨目圆睁威猛无比。步入三进的祠堂,只见37根石柱昂扬挺立,每根柱上均雕刻俊雅楹联,皆包含“永慕”二字,教人勤勉、求学、良善、奋进。穿行于店铺林立的百年老街,油亮的鹅卵石混合青石砌成的巷道蜿蜒蛇行。拐过旁侧的逼仄小巷,我看见节寿堂、孝友堂、求志堂、启公祠等15个房祠和家祠,均美轮美奂,别具一格;漫步在典雅幽静的明新书院、敬德书院,悠远厚重的书香沁入心田。步入古宅,雕刻图文随处可见。格言古训、山水风光、历史典故等,可谓包罗万象。令人惊叹的是“求志堂”天花板上镌刻的百少图及百老图。童叟形态各异,表情不一,惟妙惟肖。

这样深厚邃远的人文,如此辉煌灿烂的艺术,是对古村的莫大“赏脸”。而古村回报给我这位普通游客的礼物,是另一种形式的“赏辇”。

“辇”为何物?乃渼陂流传数百年的特有民俗———彩辇,由明清时期家盈万金、乐善好施的梁氏儒商倡导兴起。

盛大的游彩辇活动仪式繁杂庄重。先从永慕堂里请出大神。经挑选的数名七八岁或十来岁的小男孩、秀气小女孩洗浴后,精心化妆着彩装,然后齐刷刷跪拜神灵,再由专人引领去装彩辇。

彩辇的底座形如米斗,上小下大,可容纳数人,底座中心由一根大柱子支撑。咚咚的锣鼓声,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了,各种彩旗、牌匾依次被盛装村民举过头顶,铿锵走过之后,牢牢固定于彩辇架上的小男孩与小女孩开始“空中走秀”。

大前上灯

早闻青原区值夏镇大前村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都要举行传统上灯仪式。这项习俗是为了庆祝添丁。“上灯”的“灯”在方言中与男丁的“丁”同音,加上“火”字旁以表达人们希冀来年幸福红火的美好愿望。奇特的习俗让我心驰神往,没想到今年终于成行。

正巧,我们一行赶上了上灯仪式的前奏:吃灯酒。用餐过后,夜幕降临,祠堂酒席收起,响起“拜灯鼓”。只见提簸箩灯的老人依次向祖先神寝作揖祷告,这便是“拜灯”仪式。完毕,开始“接灯”环节。

“接灯”是按照“先老灯、后新灯”的程序,依次到新添男丁家中接灯。所谓“老灯”,指的是一家人之前已有一个或多个男丁,而此次是再添丁;“新灯”,顾名思义,指一家人首次生男丁。上“老灯”的人家会备好两盏宫灯,而上“新灯”的人家则会备好四盏宫灯。

我跟随接灯队伍按照男丁出生时间的先后,先到上“老灯”的人家接灯,再赶到上“新灯”的人家等灯。待宫灯接至,遂一路小跑随大部队回到家祠。此刻,祠堂内鼓声喧天,鞭炮声连绵不绝,提宫灯的人们依次向祖先神寝作揖。

礼成后,接灯的队伍带着宫灯从家祠出发,沿着村庄巷道,与同房的分支家祠宫灯汇合。汇合后,同房的宫灯队伍跟着接灯队伍,沿本房的地界田埂进行“游灯”。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埂上疾行,追逐蜿蜒蛇行的灯光。看焰火燃红了天空,听蛙鼓虫鸣,这种感觉真是充满了野趣。

“游灯”后,长长的灯队先到总祠向祖先及神灵作揖祈福,再回到各自房祠进行庄重的“上灯”仪式。

此时,房祠的每条梁上均已布好铁钩。游灯队伍按照新生男丁长幼,分别找位置悬挂宫灯。宫灯的挂法挺有讲究,只有每年的“头灯”方能挂正梁,其余宫灯便只能屈挂附梁。

当一盏盏代表新生男丁的宫灯次第挂起,光芒四射,一种浓重的荣誉感、责任感与归属感突然在我的心房蔓延。这大概就是乡愁的滋味吧。虽然我的家乡并没有“上灯”仪式,但共性中的乡愁让我开始感伤,回忆之翅亦悄然翔起。

这个村里的男孩真幸福呵!当他们慢慢长大,开始背起书包,在蕴含自己梦想的宫灯光晕照耀下稳健前行,心底一定充满温暖,充满感激,充满希望。待到学有所成,青春作伴好还乡时,那些家族的荣耀、乡亲的叮咛、往事的甜蜜,可能会让男孩在睡梦里轻轻笑出声来……

(本文荣获“醇美青原”征文大赛一等奖)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