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原标题:中国首位!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树立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

     

曹文轩在"2016国际安徒生奖"揭晓仪式现场  

【新闻回放】

意大利博洛尼亚当地时间4月4日14:50(北京时间20:50),已有60年历史的国际安徒生奖诞生了第一个中国获奖者,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从5人入围短名单中突围。“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是全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在曹文轩之前,此奖还尚未有中国作家获奖。

【2016安徒生奖颁奖词】

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官网的介绍】★曹文轩在中国农村长大,后来到北京大学学习,如今教授中国文学和儿童文学。

★他的童年虽然物质上贫穷,但情感和审美的丰富让他写出了第一部成功之作《草房子》(1997)。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在中国获得了多项大奖,其中包括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那流畅、充满诗意的笔调,描写的是诚实的,有时是原始的,甚至忧郁的生命瞬间。

★《青铜葵花》(2005)讲述了一个城市小女孩想在乡村找到归属感的故事。“丁丁当当”系列(2012)则讲述了两个生活在中国乡村患唐氏综合症的兄弟俩的故事,这一系列获得了2015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颁发的以残障儿童为主角的优秀图书奖。

★曹文轩还创作了系列幻想小说《大王书》(2007)。他在儿童文学研究和教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结果后说道,“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曹文轩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有多部文学理论专著。作为学者型作家,他勤奋、多产,出版各版本图书百余种。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儿童文学处于十分沉闷的状态之时,曹文轩提出:儿童文学应该回归文学。这一观念是他对儿童文学本质性的理解,而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也许是他的创作。曹文轩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草房子》自1998年出版以来,各种版本累计印刷300余次,以每年递增的态势,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一个奇迹。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晚于《草房子》5年出版,目前各种版本累计印刷170余次。曹文轩的40余种作品被翻译各国语言,其中,《青铜葵花》2008年由法国比基艾出版社(EditonPhilpp Piquir)出版后,在法国引起巨大反响,又由法国图书俱乐部(Franc Loisirs)出版第二个版本。《草房子》在韩国出版后,已多次印刷。《读书新闻》这样评价这部作品:“作家并不是单一无味地描写人物的善与恶,而是以温馨的视角,塑造出善良、嫉妒、悲哀、怜悯、孤独等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引起读者的共鸣。”

“美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这一精神始终贯彻于曹文轩的创作之中。人性、大自然以及种种思想、物象的美,在他的作品中有非常丰富的呈现。在儿童文学普遍放弃安徒生的悲剧传统,基本倾向于嬉笑与快乐的今天,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曹文轩始终坚持儿童文学的悲剧精神。“儿童文学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是一种给儿童带来快乐的文学’,儿童文学除了给儿童喜剧快感,还应当给儿童悲剧快感。当我们在说忧伤时,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李学谦指出,当前中国儿童文学十分繁荣,题材种类丰富多彩,但在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坚持写实风格的作家中,曹文轩是十分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不仅打动了无数中国小读者,而且感染了国外读者,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

(以上信息摘自网络)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