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姨

小姨年过七旬。她知书达理,棋琴书画样样精通。这个曾经有“万人迷”之誉的女人,如今是一个地道农妇。

提起清贫拮据的小姨,我心中就有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论何时何地,小姨往人群中一站,那出众的气质总让人自愧不如。没有华丽的衣裳,穿着总是得体大方,出入田园之间,鞋子走出来却总是干干净净;没有体面的工作,经常为一日三餐呕心沥血,可她那扬在脸上的灿烂笑容,总让你如沐春风;她是一个农妇,可她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出语惊人,句句中听,让人受益匪浅。

我女儿管她叫“看书小姨外婆”。

女儿不止一次提起,2000年她高考结束,我们去小姨家做客一事。

事先没作通知,到达时,远远看见小姨在家门口的晒谷场上,一手拿着小竹杆“嘻嘻嘻嘻”驱赶来偷吃的麻雀和家鸡,另一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我们的造访使小姨十分高兴也十分尴尬。她一边招呼我们进门,一边手忙脚乱地藏着她那宝贝似的书。女儿好奇,偷偷一番探看,捂嘴偷笑悄悄耳语:“妈,小姨外婆看的是琼瑶小说《婉君》”。我见惯不怪。

小姨比我大13岁,初中毕业,没读高中,外公外婆说女孩不要读太多书。那时的小县城,能读初中的女孩不多,加上小姨的优秀,便在县保育院当上了一名正式幼儿老师。

那个时代教师队伍薄弱,县保育院是个吃香单位,里面的老师大部分是有头有脸的领导夫人、女儿、亲戚什么的。小姨能歌善舞,青春靓丽,人称“县城一枝花”,加上她自身努力,成为了其中最受欢迎的老师。

没干多久,听说偏远山区中小学教师严重缺额,小姨不顾家人反对,申请去了离家几十里,交通极不方便的一所小学。那时我大概四五岁,妈妈生下了大妹妹,小姨把我带去学校作伴。

依稀记得,小学是办在一栋老祠堂里,教室、寝室,大部分是用木板隔出来的小间,老师只有三五人。小姨教二、四年级两个复式班。在交通不便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么远的路程,除了寒暑假,平时是无法回家的。我跟着小姨一呆就是几个月。

学校没有食堂,做饭种菜样样靠小姨自己,离家较远的学生有时也到小姨处搭伙,不过小姨人缘特好,经常有村民给我们送来好吃的。白天小姨上课我就坐在教室后面当旁听生。晚上批改完作业,备好课,完成了家务,安顿好了我以后,便是小姨一天最快乐的时刻了。她每晚都捧着本书坐在煤油灯下孜孜不倦看到半夜。为了借一本书看,星期天经常带着我走好几里地去镇上求人。小姨对书的爱护胜过自己的生命。有一次,我和另一位老师家的哥哥嬉戏时顺手拿书砸人,书损坏了,从不对学生对我发脾气的小姨竟喝斥了我们。

应该说,跟着小姨的这段日子是我读书的启蒙阶段,也是我人生记忆里回味无穷的日子。

在乡下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小姨申请下放回乡当了农民。

我家和外婆家只隔一条河,小姨回来后,不是我去外婆家就是小姨到我家,几乎天天能见着她。小姨会织毛衣会绣花,会编织各种小饰品,小姨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伙伴们很是羡慕妒忌恨。

小姨结婚生子了,她跟着小姨父去了南昌,在一家机械厂做家属工。后来因公婆需要照顾,小姨拖儿带女回到夫家,在乡下再一次当上了民办老师。

多年以后,姨父调回家乡。待公婆过世后,为了免除姨父早出晚归的辛劳,也为了培养子女读书,小姨无可奈何辞去了民办老师之职,举家去往县城。如此,她又错失了一次转公办的机会。小姨在县城,过着相夫教子,做零时工养家糊口的简单生活。

尽管如此,养成了看书习惯的小姨,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她有啥书看啥书,还会学以致用。为此,她经常和姨父发生争执,没有少遭讽刺挖苦。我爸妈也多次劝她少看书,但小姨说,“我牺牲得就剩这点爱好了”。

闻之,众人无语。

有一年,落实政策的喜讯传开,小姨终于可以重返教育战线了。然而,她的档案找不到了,上岗无门……命运又跟她开了个玩笑。

小姨彻底变成农妇是在姨父下岗之后。小姨全家回到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岁月无情,改变了小姨如花似玉的容貌,改写了小姨的生活轨迹,唯一不曾改变的,是小姨对知识的追求。

儿女长大了,姨父生病去世了。在外打工的儿女把孙子孙女留给了小姨。小姨在县城租了间旧房养育孩子,陪孙儿孙女们读书。农忙季节,送孩子们去学校后便骑上三轮车,赶回十几里外的家去干农活。

如此,小姨照常恋着书不放。

现在,小姨读的是经书,本本砖头厚。小姨还懂民俗民风,乡下人写请帖,挑日子诸事,许多人都找她帮忙。蹉跎一生的小姨,日复一日,随遇而安,过着她的平凡日子。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