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下牛奋蹄

笔架山下牛奋蹄

——记著名画家吴祖郊

吴祖郊

《五牛图》

写意山水

《乡情》

书法

    用“清雅”两字来形容吴祖郊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目光慈祥,笑容亲切,一顶呢子鸭舌帽扣住一头萧疏白发,真有仙风道骨之感;雄健的笔力,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又分明流露出与生俱来的勤恳与朴实。

吴祖郊,号笔架山人,擅国画山水,尤长画牛,以书入画,画中有书,别具一格。1939年出生于泰和县上模乡笔架山脚下一个叫冲坵的村庄,从小在农村长大,亦耕亦读。是江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画院特聘画家,江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副教授……拥有诸多身份。

2015年12月5日,由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吉安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吉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红土地上的拓荒牛”吴祖郊国画展在吉安宏标艺术馆展出,为期十天。共展出吴祖郊近十年书画作品133幅,主题以牛为主,含山水、花鸟和书法等类别。这是吴祖郊自去年于南昌举办同题个人画展后在吉安的首次画展。业界评价:吴祖郊不仅牛画得好,山水画格调也很高。吴祖郊先生则更愿意把这次画展看作是“向家乡人民汇报。”

上世纪六十年代:笔架山下意气风发的美术老师

1959年,20岁的吴祖郊从吉安师范毕业,分配到自己的家乡泰和县上模小学教美术。

这时的吴祖郊,已经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并师从绘画艺术造诣很深的欧阳同老师,加之自己也是耕读世家,童年即随做私塾教师的父亲接受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所以,他的艺术才华可谓小荷初露了。

意气风发的年轻的美术老师常常到田野去写生,足迹踏遍周围的山山水水,万安、兴国、泰和的圩镇都走遍了。每年寒暑假,吴祖郊都要到吉安城里去,与刘称奇(著名画家)、宫正(原江西摄影家协会主席)、郭文连(景德镇书画院副院长)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画技,他们同甘共苦,畅谈理想与艺术。这份友谊弥足珍贵,也是推动吴祖郊前进的重要动力。吴祖郊先生深情回忆起1961年的春节,这群艺术追梦人就是在宫正家的小房子里一起度过的。他们指点江山,笔绘豪情,为各自的艺术之路埋下了良好的伏笔。在这个阶段,吴祖郊喜欢画油画、水粉、山水风景,同时也画了很多牛的速写。

上世纪七十年代:剧团里的舞台美术

由于出色的绘画才华,年轻的美术老师吴祖郊几乎每年的下半年都要被抽调到县里筹办各类展览,1971年干脆被调到县剧团做起了舞台美术,这一干又是十几年。这期间他始终坚持画画,写生,拜访名家。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师者风骨,妙手丹青

1983年,吴祖郊调入泰和中学,任美术老师,直至退休。他的学生回忆说:“吴老师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帅的最好的最优秀的老师。”1992年,获得吉安地区教育局颁发的“从事教育工作30周年贡献奖”。

1984年,吴祖郊到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研修班进修,师从著名画家姚志华教授。这是关键一笔,吴祖郊从此朝着更远更广的艺术天地孜孜求进。

躬耕砚田四十秋,当初的放牛娃,已然是成绩卓越的画家了。他画山画水画牛,乐此不疲。长期的农村生活的淬炼,也让他对农家的牛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牛的勤恳忍耐,向上进取,任劳任怨,护犊情深总是深深打动自己。他想,画画又何尝不该像牛一样呢?只有付出超人的坚持与毅力,才能体会力量的甜美啊!

柳暗花明,画牛为主

1999年,吴祖郊从高级教师岗位上退休了,他来到南昌和家人团聚,在这里,他找到了更广阔的艺术平台。

有一天,吴祖郊带了自己的部分山水画和牛画去找时任江西书画院院长蔡超。蔡超看后说:“你的牛画得很有特色,你应该重点以画牛为主。”

一语中的。吴祖郊从此十多年以画牛为主,他学李可染的牛,刘伯舒的马,希望从大师笔下找到自己的灵感。吴祖郊先生清晰记得1997年,自己的国画《拓荒牛》入选“井冈情”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的刘伯舒在这幅画作前驻足良久,说:“画得好!”大家都围了上来,吴祖郊说:“刘老师,我吸收了你画马的用笔。”刘伯舒笑了笑,说:“你还是画你自己的好!”

蔡超评论吴祖郊的大写意作品《拼搏图》,说“像草书一样简洁。”

吴祖郊自己则比较喜欢《五牛图》,认为用墨爽快,可算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这个作品也发表在《中国文化报》。

得到名家大师的指点,吴祖郊对画牛更有信心了,他将家中的地下室改作了画室,笔耕不辍。这期间,他与著名美术史论家、原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吴子南先生也结下深厚友谊,并得到指点,对自己帮助很大。吴子南点赞吴祖郊画牛,说是“永远表现平凡的牛,普通的牛,农家的牛,人民的牛”。

“豫章六友”,渐入佳境

20世纪初,南昌美术界的“豫章六友”一时传为佳话。著名美术家黄天璧、黄本贵、胡敬修、廖维章、汤教勉,加上吴祖郊,六位画家相互辉映,各有千秋。他们引领风雅,切磋不尽,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参加全国笔会……这些,对吴祖郊艺术的提高,知名度的提高都起了关键作用。

从那以后的十几年间,吴祖郊陆续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参与很多活动,如华东六省一市书画精品展、深圳文博会等。同时被诸多画院聘为特聘画家,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聘为馆员……

此时的吴祖郊,画牛已是炉火纯青。

2002年深圳文博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吴祖郊的画前停下来,说:“一张是《奋进图》,一张是《拓荒牛》,这两张最好。” 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先生有一次看到吴祖郊的画之后说:“画得好!几番琢磨终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

陆续地,吴祖郊出了十几种画册。2013年,由著名国画大家、美术教育家、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段輗审稿并最终定稿的大红袍画册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录吴祖郊代表性作品100多幅。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谈到书法,吴祖郊说:“我的书法只能说在画家里边属于较好的。”他主攻行草,师承于佑任,业界评论他的牛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吴祖郊先生讲了一件往事,说有一次,姚治华老师跟他们说:李可染先生除了生病这天外,每天都在坚持写字,但并不是每天都在坚持画画,可见书法对画画的重要性。

青年时期的吴祖郊以西画为主,油画、水粉、风景人物素描,这为画家的基本功打下了扎实基础。

中年时期的吴祖郊开始进入山水画,对国画渐感兴趣。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让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他对山水国画有了一种痴迷。这个阶段,他也开始了书法练习。

吴祖郊先生画牛,强调用线和墨,强调用写,“是写出来的,不是填出来的。”他很自觉地用书法的用笔去画国画,做到了“画中有书,书中有画”。他还说:“中国书法是绘画的基础,用书法的用笔来画国画,这是最高境界。”

顺其自然,忘我至境

如今的吴祖郊先生,艺术已臻成熟,画牛可谓浑然天成。

他已年过花甲,但葆有旺盛的创作热情与创作精力。他说:“我只有书画这个唯一的终身的爱好,一生以画为乐,以书为乐。”

“年纪越大,越求简洁、老辣。”

线与墨块,在他笔下来去自如,虎虎生风。

“顺其自然,无所求,才画得更自由。” 自由忘我,淡泊简洁,正是一代画牛大师吴祖郊身上最合适的标签。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