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的三本书

靳逊

有一本书叫《立》,作者池莉。池莉是小说名家,《立》的主角就是她的女儿吕亦池。此前池莉还写过一本《来吧孩子》,是在亦池十八岁刚刚在英国考上大学时写的。书出版不久,趁着促销,我就买回来了,当时并未细读,倒让女儿先读了,女儿读后,非常喜欢,我自己才细读一过,读了之后也没写字,倒是在书衣上略有简单的记录:池莉是有个性的作家。她的育女经验,值得借鉴。池莉还有一本书,《怎么爱你也不够》,也是写给女儿的,当时亦池仅五岁。此书写得坦率诚挚,给我的印象很深,是难得的对池莉身世揭秘的史料,真实准确性相当强。尤其是她跻身作家行列的努力,她的追求,对世俗的反抗,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来吧孩子》和《立》,无疑是前者的延续,尤其是后两本,取材基本一致,有些内容又重复,但读起来,却是津津有味,三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两遍。从这种对同一本书不同角度的阅读上,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它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让我更清醒地看到了社会的现实,尤其是教育界触目惊心的内幕。

池莉在书里,反复说到她女儿最渴望的一件事是:接受最好的教育。尽管亦池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聪明、悟性最高的学生,但她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中国,如果考大学的话,不论她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国内最好的大学,上不了一流的大学,就不能接受一流的教育。所以,上高一不久的亦池,因为不太适应国内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就向母亲提出了去国外读高中的请求。开始,池莉还将信将疑,后来看到孩子是铁了心地要出国,又经过一番试探、努力,亦池居然通过了英国中学的入学考试。到了英国之后,亦池对这个中 学宽松的教育理念非常赞赏,这也极大地调动起了她的学习积极性,使她在两年的高中生活中,以全优的成绩,从容地在英国五所顶尖大学中自由选择自己最理想的专业,仅就这点而言,就与国内的招生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了。在国内是,一旦学生的报考志愿由某一院校决定录取,学生就再也没有机会选择其它的院校、其它的专业了;而英国的录取方式却不同,是几所学校同时向学生发放录取通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对院校的了解,在认真的权衡之后,做出最后的选择。他们不是一考定终身。而国内的很多学生,尤其在专业的选择上,因为对所学专业的无知,填报志愿时,往往出现错选错报的现象,致使报到之后才知道自己报错了专业,学习兴致一落千丈。一个年轻的生命,只能硬着头皮苦读,又不得不为自己选择的失误,付出惨痛的代价。这种例子,我身边比比皆是,这难道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我读《来吧孩子》和《立》,还有一个收获是,它揭示了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上的诸多弊端,这种弊端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长长的路线中显示出来的。池莉是著名作家,她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而她在不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则是对当今社会形态的怒吼与控诉。

池莉还有一个刻骨的感觉,即她是“文革”的过来人。在她的感觉里,尽管“文革”从政治生活中消失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文革”的影子却无处不在。这与我的某些惶恐纠结不谋而合。表面上是,某种政治生活消逝了,实际上它又换了一种方式,仍然活着。在这方面,我觉得还是孙犁伟大,他是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

放下《立》,又找出《怎么爱你也不够》,这本初版于1994年,原为报纸专栏写作而结集,经2000年修订再版的书,真是百看不厌。我看到的就是再版本。再版时,池莉之女吕亦池写了后记《妈妈这人有点怪》,记得当时读了这篇后记,我“噗嗤”就笑了起来,后来再读,仍是“噗嗤”一笑,是因为年龄不大的亦池,也够风趣幽默的,她居然以妈妈为幽默对象。小时候,亦池问了妈妈一个问题是:青虾子游得快,还是红虾子游得快?亦池调侃池莉说:“妈妈居然回答红虾子游得快。大家想想,煮熟的红虾子怎么比活的青虾子游得快呢?”

我在读了《怎么爱你也不够》后,在书衣后面写了一段话:“池莉的爱是博大的。她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她又爱人世,更爱自然人生,这是池莉成为作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

“与池莉通电话,都是她创作到昏天黑地的时候,往往都是你是谁我是谁的一问一答,没有一种愉悦感。而读池莉就不同了,总是那么快人快语的样子,让人着迷……”

许多年过去了。再读,我多年前的一些看法就有些不同了,是因为在我看来,对经历的认识感受,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悄悄改变的,尽管你能反复回味当时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发生某些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怎么爱你也不够》《来吧孩子》和《立》三本书,生动记录了一朵好花从出苗到成才的全部过程,给人以非常的启迪,真是养女育女的生动“教材”之一。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