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夜坐”诗人—— 刘洞
2022-03-25 10:1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经过欧阳琮、颜真卿、杜审言、皇甫湜等一批唐代文化巨匠的过化,自五代开始,庐陵地区开始春潮涌动,显露文化曙光,并终于在宋代登上中国文化的中央舞台。五代时期,庐陵一些诗人崭露头角,如刘洞、夏宝松、宋齐丘等。

刘洞,生年不详,庐陵人。

刘洞小时候就痴迷于诗,少年时候慕名前往庐山,向陈贶学诗。

陈贶推崇并学习贾岛作诗,自谓己诗可与贾岛一比高下。由于对诗歌很有造诣,他在当时颇有声名,所以收了不少徒弟,而刘洞算是陈贶一个得意而又忠诚的弟子。与刘洞一起向陈贶学诗的,还有江为、夏宝松等。

刘洞向陈贶学诗,很是刻苦,往往“精思不懈”“浃日不盥”,善于思索,处处以陈贶为榜样。陈贶死后,刘洞继续在庐山又独居了二十年,可谓用心良苦。

刘洞学诗,也如乃师一样,崇拜并学习唐朝诗人贾岛。而崇拜贾岛,是那个时代的风尚,正如闻一多在《贾岛》一文中所言:“由晚唐到五代,学贾岛的诗人不是数字可以计算的。”刘洞自以为悟到了贾岛遗法,“常自谓得阆仙之遗态,但恨不与同时言诗也。”他恨不与贾岛生同时代,否则一定与他切磋琢磨一番。刘洞“长于五字唐律”,自号“五言金城”,一如著名诗人刘长卿擅长作五言诗,“自以为五言长城。”——渠为“长城”,俺还“金城”呢。其引领诗坛自信如此。

刘洞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现已无从查考。相传有诗一卷行世,可惜已佚。《全唐诗》仅存其诗一首、断句三联。有学者认为,仅从其现存残诗和残句来看,刘洞并未像贾岛那样气韵枯瘦,表现上也不如贾岛那般“生峭险僻”,“别出尖新”,实在看不出他学成了贾岛。

但学贾岛不类,也不妨碍刘洞出名。他最著名的诗,当属《夜坐》,深受时人赞誉和推崇。当时百胜军节度使、建水人陈德诚就写了一首诗,盛赞刘洞和夏宝松,其中一句为:“建水旧传刘夜坐,螺川新有夏江城。”刘洞也因此被后人称作“刘夜坐”。可惜刘洞的这首《夜坐》只剩得残句:“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全部面目今人却无从得见。

刘洞虽然隐居庐山,但内心还是一个儒家知识分子,所谓学以致用、经世致用。他也想积极进取,谋个一官半职,施展抱负。他依乃师前例,向皇帝献诗。“遂献诗百篇,卷以《石城》为首”。《石城》诗曰:“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诗无疑是好诗,感伤之情跃然,不禁让人想起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后主读了这首开篇的《石城》,想起六朝风云变幻,想到自己国运不济,“掩卷改容”“感怆不怡者久之”,可见被深深触动了,这本是“献诗得官”的好兆头。只可惜,由于太伤心了,后主竟然哽咽着不忍卒读,最后竟然把刘洞的书稿抛开,径直往宫里号啕大哭去了。“这、这、这,是用我,还是不用我?”后主没表态啊。如何是好?刘洞只好愣愣地等。可这一等,就是两年。两年空等下来,盘缠也用光了,刘洞也等不了了。壮志未酬,只好扫兴而归。

虽然接着隐居不仕,但刘洞却从未忘怀世事,相反对政治十分关心。公元974年,宋将曹彬率军去围攻金陵,路经庐陵,刘洞见之,悲伤不已,作七言诗“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翻忆潘郎章奏内,阴阴日暮泪沾巾。”书于路旁驿亭。曾经,李煜错杀变法大臣潘佑,刘洞同情惋惜,作诗悼之:“初潘佑表云家国,阴阴如日将暮洞。”这些诗都是痛恨后主沉湎声色,不会礼贤下士,做糊涂皇帝,以至于国难当头,行将亡国。

南唐灭亡后,刘洞“过故宫阙,徘徊赋诗,多感慨悲伤”,黍离之悲,深足痛之。开宝八年(975年),刘洞卒于庐陵吉阳山中。

刘洞虽然生活在五代时期,但他的诗没有“花间派”的华丽浓艳,不写宫廷声色,而是触及现实,忧国忧民,政治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也是独树一帜。永新人龙兖在《江南野史》中评价刘洞诗:“格清而意古,语新而理粹。”

也许正是有了刘洞这样的开局发始,才有了后来宋代欧阳修杨万里、欧阳鈇、文天祥等诗人辈出的庐陵文化之盛。

文/欧阳和德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