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贤母,培养出优秀的儿子
2021-01-22 10:3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永丰县沙溪欧母牌坊

     

文天祥母亲曾氏故乡

李梦星文/图

贤慧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我国古代公认的四大贤母:孟母、陶母、欧母、岳母。其中陶母湛氏、欧母郑氏都是今吉安籍,四大贤母中占了一半,吉安是名副其实的贤母之乡。

我国古代有一本少儿读物《幼学琼林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其中有故事叫“截发筵宾”,说的是东晋大将军陶侃母亲湛氏的事。陶母是今新干县人,嫁给鄱阳人陶丹。陶侃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娘家新干,靠自己的汗水抚养儿子成长。陶侃长大后,母亲鼓励他交结优秀的朋友。陶侃十多岁时,有一天下大雪,朋友范逵带着三四人路过新干看望陶侃。范逵是鄱阳人,很有贤名。朋友从那么远来到家里,陶侃当然高兴。母亲烧水泡茶忙个不停,说这么冷的天,要吃点东西暖暖身子。陶侃把母亲叫到屋外,很为难地说,家里没有那么多米,又没什么菜,怎么办呢?湛氏笑着说:“你不要担心,只管去陪,我来想办法。”范逵见陶侃家里实在太穷,说不吃什么,要继续赶路。湛氏连忙拦住说,下这么大的雪,天也差不多暗了,就安心歇下来吧。湛氏出了门,想去邻居家里借点米和菜,可下雪天,人家也不一定有多余的东西借。怎么办呢?她着急地撩了撩头发,灵机一动,有办法了。她到邻居家借了把剪刀,把长长的头发一下剪断,再用头巾包住头,拿着一大把又黑又粗的头发,灵巧地编结成假发,拿到街上的店辅里卖了,再去买些米和菜。回到家里,她连忙淘米洗菜。可又有一个难题,煮饭的柴火不够用,又怎么办呢?外面下着雪,也没有可烧的柴火。她就叫儿子拿把柴刀到楼上把木楼板橇开好几块,拿下来烧火煮饭。煮好了饭菜招待客人,范逵等人感动不已,赞叹道,这样有贤德的母亲,一定能培养出贤能的儿子。母亲真诚待人的品格,深刻地影响了陶侃的一生。他出身贫寒,走上仕途后,没有靠山,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提携,渐渐走上高位,直到统领全国军队的大将军,也就是总司令。

陶侃在九江当官时,托朋友带来特产酒糟腌鱼给母亲吃。陶母得知是公家的,便“退鱼训子”,还有“送子三土”等教子为人的故事,制作成廉政教育电视片,在吉安电视台反复播放,就不详述其内容。

文坛宗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画荻教子”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吉安文山步行街有这故事的铜雕,全国各地有好多同类雕塑,大家对这个故事很熟悉,也不必赘言。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子女影响最大。吉安自古人才辈出,涌现了一批批名人,跟母亲的尽心抚养和教育密切相关。除了陶母和欧母,还有很多杰出先贤的母亲,以贤德感染和教化儿子。下面再举两位为例。

民族英雄文天祥写了首《邳州哭母小祥》的诗,有“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之句。文母叫曾德慈,泰和县梅溪人。21岁的文天祥刚中状元,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忍受痛苦,操持家务。

公元1274年,元军向南宋进攻,威逼京城临安,形势十分危急。太皇太后发出《哀痛诏》,请各地官员组织军队来保卫朝廷,可只两个地方官员声援。其中一个就是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去保家卫国,决定组织一支救国义军。各路豪杰听说文天祥要组织义军,纷纷前来,汇聚了5万多人。可需要大量的经费,朝廷自身难保,只有自己想办法了。文天祥母亲知情后,把金银手饰变卖,还托人把老家传了几代的房屋和田地卖了大半,把钱交给儿子。文天祥为母亲深明大义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文天祥母子毁家救国的事情一下子传开了,许多人纷纷仿效,出资捐物,支持义军。

泰和的杨士奇,明代四朝重臣,任首辅近20多年,位高权重。他是没有科举功名的“白衣”,靠才华被选拔到进翰林院,凭着努力和谨慎,逐步受到重用。他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靠山”就是母亲陈氏。

杨士奇的父母在元末兵荒马乱中,逃往袁州山里避难。杨士奇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陈氏带着幼儿苦熬三年,举目无亲,只好回到娘家。迫于生计,陈氏嫁给在德安府当官的罗某,过了几年罗某也去世了。陈氏只得带着几岁的儿子和女儿回到了泰和老家,靠出租点田地,种菜养鸡,纺纱织布,艰难地生存。她最担心的是儿子的学业,就请娘家开私塾的堂伯父收儿子做学生。陈先生见杨士奇学习勤奋又聪明,就不收学费了。陈氏有个亲戚在县府衙门当差,介绍杨士奇去抄文书,赚点钱贴补家用。陈氏感谢他的好意,说穷一点没关系,不能因眼前的小利而耽误儿子读书。

对杨士奇影响最深刻的,是母亲的仁爱和善良。陈氏带着儿女,生活很清苦。但是,对村上的几个孤苦老人,总是尽力关心。家里煮了点好吃的东西,常叫儿子送点给他们。到了冬天,陈氏常叫儿子送些柴火给老人取暖。点点滴滴的熏陶,使杨士奇从小就有了仁爱的观念。杨士奇15岁时就去学馆教书,有了收入。有个同学身体单薄,做不了重活,连老母亲也供养不起。杨士奇跟母亲说起这事,她要儿子帮他找个学馆做老师。可问了好几个地方都不要人,杨士奇就把自己的学生分出给他教。虽然收入减少了,陈氏却赞扬儿子做得对。

杨士奇在《慈训录》中,对母亲督教自己的往事,作了生动而细致的叙述。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