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明周刊> >正文
【河长杯——古井●水塘主题征文大赛】我是一口千年古井
2020-03-04 10:0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玉立亭亭

我,静卧于吉州兴桥古村——钓源的一口井。这里青砖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人家,犹如一幅自然孕育点染的水墨画卷。

我在这古村已有千年。

我是一口有故事、有文化、历史久远的古井,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刷洗,依然这样安静祥和地躺在村庄中央。我见证了钓源村的繁衍生息和兴旺发达,身上沉淀着这村厚重、绵长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我四周拥有最鲜活的生活气息,伴随着村里人家的朝夕烟火,聆听着岁月里的动人故事,成为容纳一切的生息之地。

从千年前开始,我已是乡亲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许是习惯使然,或许是情怀使然。清晨微熹,打水人络绎不绝,嘎吱嘎吱的井绳声,叮叮当当水斗子的撞击声,村民们的吆喝声,组成一支交响曲,响彻在山村的晨空。村民弯腰俯身靠着井沿下蹲,将水斗子坠入我的怀里,水晕成一弯弧线,他们抓紧桶沿,用力斜起身,擎起打水斗,后退一步,倾倒进并灌满各自的木桶,高高低低地走去,在铺满碎碎的青石小路蜿蜒前行。我听着吱呀吱呀的扁担声,看见我的身子一滴滴落在地面,溅起一朵晶莹剔透的微小水花,我安静祥和地笑了。

水,至清,至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当取水的人们刚刚退去,一群群妇女带着各自的孩子又来了。邻居妯娌,洗衣淘米,家常里短,互相打趣。她们一边说笑一边忙着手上的活。孩子们则在我身旁或追逐打闹,或嬉戏玩水。

我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南宋年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宗的七世孙欧阳腾继嗣钓源。老祖先真明智啊!开垦、掘塘、栽植、搭廊桥,与自然求和谐,与万物求呼应,村子有意营造桃花源的意境,避开了世间的喧嚣,像青山绿水间的隐士。让你感受到千百年前,古人在选村落址,规划和空间布局上的天人合一,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

清代,村子里出了兵部郎中欧阳模,兵部候补忠节第牌坊是礼派宗祠前的重要建筑,是全村十六座牌坊中的唯一遗存,三檐单门,门前是七星望月的池塘。“忠节第”牌坊传递出重人格讲操守的信息。忠节第正下方,有“父子登科”“兄弟连科”的匾额,两旁是“忠义寸心足千古,文章二字值千金”。牌坊的背面题有“文章世家”,两侧的对联“九成翰墨无双品,八代文章第一家”,据说,这是写给欧阳询的。明朝中后期,钓源村人经商发迹,鼎盛一时,钓源古村被称为“小南京”。我伴随宋、元、明、清历史的车轮,一路浩浩荡荡,一千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带着喘息声,从远古走来,厚重而悠远。

那天在钓源,来了几名青年,他们与七旬欧阳氏老人聊天,老人满怀热情地讲述自己与国家同岁,这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过苦也经历过分田分房的热闹场景,现在倍感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说到古井,在老人眼里笑容里皱纹里满满的美好回忆。他说,喝了我这口井里的水啊,甜到所有钓源人的心里,无论他们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在钓源人的脑海中,只有我这口井水熟悉而顽固,就像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另一头却永远牵绊,这是钓源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朴实,有力量。

老人还说,每年冬至是最热闹的时候,我的身边一排排人等着打井水回家酿米酒。因为,这甘甜的水酿的酒特别香,那一滴滴、一串串的酒醇香四溢,入口甘醇,绵滑。尤其过年过节的时候,自家酿的米酒成为钓源人社会交往,喜怒哀乐中必不可少的佳品。并把用我的井水酿造的美酒带往四面八方。

在无声的岁月中,我静卧在村中聆听这里的悲欢离合,收藏了代代人的记忆,又悄然遗忘。如今我及我身边的村庄,尽管稍许失却了昔时的喧闹,但被韶华打磨平滑的青石板仍悄然地倾诉说着昨日的斑斓,平静的井水中依然涟漪着曾经的欢声笑语。我还是我,一口悠悠的古井,沧桑的古井,寂静的古井,永远被乡愁浸润着的古井,像一只盼望故乡的眸子。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