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庐陵状元萧时中
2018-11-12 09:0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曲山书院外景  

■欧阳和德

萧时中,字可、可复,又字可后,号东白,生于1383年,庐陵县宣化乡曲山村(今吉安县永阳镇下边村)人,曲山萧氏子孙。

曲山是禾水、牛吼江交汇处的一个冲积平原,东北向为一蜿蜒山峦名曲山。据记载,萧氏始祖萧文昌是从九江避乱至今天的曲山,见曲山风水甚佳而定居于此。萧文昌到曲山后,历经百年耕耘,于宋代时期开枝散叶,逐渐落成一个较大村庄,并拥有十八个分支,萧时中为曲山萧氏第十三世孙。

1411年,明永乐九年,农历辛卯年三月一日,明成祖朱棣亲自主持廷试。这是一场推迟了两年多的考试。朱棣出题:

“朕承广大之基,抚洪熙之运,临御以来,夙夜惕厉,博求至道……然士鲜大道之归,国靡实材之用,其故何欤?子诸生明先圣之道,博古以知今,具体以适用。于三代汉、唐、宋,礼、乐、刑、政之序讲闻久矣,疏其得失,别其治否,有可禆益治道者,其详陈之,毋泛、毋隐,朕将亲览焉。”

大意是:诸位学子们,你们懂得先圣之道,又博古通今,礼、乐、刑、政方面的道理天天学习,现在给我提提建议,以利于我今后加以改进和完善,讲得越详细越好,越尖锐越好,不要泛泛而谈,不要尽说好话。我将亲自批阅。

廷试结果:江西庐陵县萧时中为第一甲第一名!

从此,萧时中进入中国历史上900余名的状元群,也成为吉安17名状元中的一位,还是庐陵县的第三名状元,(前两名分别是南唐时的王克贞、南宋时的文天祥)。

萧时中之能中状元,首先得益于他高人一筹的才学。

萧时中从小聪明好学。祖父萧复心、父亲萧乐存,都读过不少书,虽说没取得什么功名,但在当地办私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可贵的是,他们都是富且仁焉,乐善好施,在当地很有善名。萧时中青少年时期就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十岁就能属文。乡试中全省解元(一说是第二名),成绩十分了得。会试时萧时中位居第六名。

萧时中之所以得中状元,还得益于他鲜明的地域性格———耿直敢言。朱棣执政以来已经举行了两次科举考试,录取了两名状元,分别是:曾棨(江西永丰人)、林环(福建莆田人)。但朱棣认为这两批考生包括两名状元都没有胆量批评时政,阿谀成分多,华而不实,于兴国无补,因此迫切需要敢于针砭时务者,于是暗中吩咐主试考官:“要是有胡铨、文天祥这样敢于直言的考生出现,一定要择优录取。”萧时中正遇上这样的机会。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的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读书人的王道。萧时中的敢于直言、针砭时务的胆识,来自庐陵故乡先贤一脉相传的耿直基因,一种鲜明的地域性格特征。庐陵,自古就有“文章节义”的美誉。文章,得自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化士人集团;而节义,则是颜真卿、欧阳修、欧阳珣、胡铨、周必大、文天祥等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刚直性格的一脉相传。

面对皇帝的御试题目,萧时中是怎么对策的呢?《曲山萧氏族谱》完整地保存了他的殿试试卷《礼乐策》。这份煌煌五千言的答卷,中心思想是论述礼乐刑政的关系,“礼乐本也,刑政末也”“以礼乐而化天下,则治道由之而著,风俗由之而美,刑由之而措,政由之而修”,立论明确、论证精辟、论据充分。而答卷结尾,萧时中更直言:“陛下诚能取法天道,至诚无息,始终存此敬和之心而无或间,则礼乐始终……”

萧时中之中状元,既是庐陵“文章节义”孕育的结果,又为庐陵“文章节义”作了传承和演绎,续写了庐陵文化的辉煌。

萧时中中状元,时年28岁,正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之时。他为人温和,言行谨慎,谦虚礼让。

中状元后,萧时中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政治事业。因为饱读诗书,才华过人,1414年,萧时中奉命参与修撰《五经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

萧时中在官宦生涯中,依然保持了他御试策时刚正不阿、敢于谏言的品行。史书上记载他“居官常忧心国事,并勇于进言”。但已身处官场的萧时中,在极言时弊的同时,也注意保全性命,他讲究了“措辞委婉”策略,正所谓“良药顺口也利身”。他的策略性的奏言得到了明成祖的嘉纳。

埋藏在萧时中骨子里的性格,还有嫉恶如仇的一面。最典型的案例,就发源于他中状元那年,他的老乡、吉水才子解缙被入诏狱,最终在宦官纪纲的百般折磨之下蹊跷地酒后死于雪堆里,死得很惨。作为庐陵老乡,萧时中一有机会就为解缙鸣不平。而解缙最终得以平反,萧时中的执著谏言可谓功莫大焉。

萧时中由于一心忙于工作,长年奔走于南京与北京之间,积劳成疾,竟也于1425年染病去世,享年才仅42岁。大学士、内阁首辅、庐陵泰和状元陈循撰写了萧时中的行状(生平事迹),而庐陵永丰状元曾棨则为萧时中题写了墓志铭。

命运多舛,英年早逝,致使萧时中未能舒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也就没能留下更多后人可以大书特书的功名政绩,甚至于还没来得及留下一本属于自己的专著。虽然民间留有他诸如书写“但愿庐陵永丰,何须龙泉吉水”水车对联的许多传说,但还是委实让人叹惜。

尚可告慰的是,萧时中忠于国家、敢于直言的庐陵人性格得以传续———萧时中去世的当年,大臣们又纷纷上书歌颂太平。而庐陵人、大学士杨士奇五次建言献策,而诸大臣却皆无一言。皇帝听了他的话,不但没有责备,反而感到很欣慰。

还可告慰的是,萧时中的后人多有建树,人才辈出。多年后,萧时中的后人、侄孙萧礼节,将自己的祖父萧愚斋、叔祖父萧时中、父亲萧维祯三人的著作收集编辑成《曲山三萧集》。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