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美文美图]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古村
2018-07-16 08:4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旅游报

□陈培嘉

吉安,古称庐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悠久的庐陵文化。

庐陵文化,不仅人气旺,而且文风盛,特别是忠烈多,并且延续千年不衰,尤以宋明两朝为最。其内涵可谓博大精深,其表现则为优美典雅,其精神却是刚正义烈。欧阳修文天祥、胡铨、解缙、李时勉、刘球等,都是庐陵先贤中的杰出代表。

我第一次接触到庐陵文化,竟然是在遥远的云南茶马古道上的沙溪古镇。当时参观古镇中著名的欧阳大院,发现其家中有一块黑漆金字的横匾,上书“秀接庐陵”四个大字。一打听,方知欧阳家的祖上正是从吉安迁居而来。原来正是受那庐陵文化的熏陶,更是感慨庐陵文化影响的深远,连这西南偏荒之地也能寻见其痕迹。当时便决定一定找个时间专程去一趟庐陵文化的发祥地——吉安,好好感悟一下庐陵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为行程安排紧张,我选择了“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村头是一口大池塘,对岸便是一座伟岸的建筑。牌楼式的三开间大门上高悬一红漆金字的“翰林第”匾额,很是气派。行至近前,看见内门上的另一副石刻匾额,才知道这建筑乃是村中的梁氏宗祠。

宗祠通常是一座古村中最值得一看的建筑。果然,进入后三进的祠堂内,红色石柱林立,其中堂的建筑最为与众不同,引人注目。这里的中堂前还加盖了一座飞角挑檐,四下围有石刻围栏的拜亭。细细看去,红砂围栏之上都雕有精美的人物和建筑,拜亭顶部有古朴的藻井;从拜亭处回望大门,可见门内挂有“唐源名宗”的牌匾;拜亭后才是中堂,“永慕堂”的巨匾悬在中堂正中,两侧的砖壁上有“忠、信、笃、敬”四个大字。

绕过中堂后部的板壁,便可进入祠堂的后一进院落,这一进院落的后堂乃是存放梁氏先祖灵位的地方。后堂屋檐正中也非常独特地加盖了一座官帽式的飞檐与正堂的两根立柱相配,如同一座牌坊一般,其上书“对越在天”,出自《诗·周颂·清庙》,乃颂扬文武二帝在天之神,此处头顶有一幅“凤集高梧”的彩绘;返身准备离去时,这才发现方才绕过的中堂板壁上竟然密密麻麻地书写着家训,而天花板上也有一幅孔雀彩绘,旁书“当朝贰品”四字。若看得仔细,你会发现这其中的贰字竟然少了一横,这可绝不是题字之人的笔误,而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原来渼陂曾先后出过六个二品官,这幅字画的意思是希望二字少一横,以后村里能出个一品的官员。

从宗祠的侧门而出,两座侧门的外墙上浮塑两座牌坊,上书“入则孝,出则悌”的古训,这也正是庐陵文化的根基。

从宗祠旁幽深的巷子中走进村中,一座座古旧的而有文化韵味的老宅便依次呈现在眼前。建筑最有特色的便是家家户户的大门皆为三块红石为框,门楣上方都有门罩和题额。门楼多为单楼,或木或石,但均是飞檐翘角;而题额则多为墨书。

吉安,在大革命时期为红军长期驻留之地,村中的不少建筑都有着不凡的红色历史,曾经是红四军总部、二七会议举行地、毛主席旧居等。直到今天,村中的不少建筑上随处可见红军当年用白灰书写的革命标语及口号。或许正是由于这些缘故,渼陂这座古村才能如此完好地保存至今。

走过村子的中部,有一棵千年古樟被称为“连理樟”。此树外表形如独立生长的两棵树,但其实为树根紧密相连的一棵樟树,相互依偎,根枝交错,故又被村民们称为“夫妻树”。关于这棵树的传说有很多,樟树躯干上的每一道年轮都仿佛在诉说着渼陂的历史。枝繁叶茂的它不仅见证了渼陂的一切,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脚下的这方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们。

村子的后部沿河边是一条近千米的古街,整条街道呈S形,如河流般曲折蜿蜒。行走在古街之上,脚下是卵石铺就的路面。作为昔时江西商帮水陆物资的集散地之一,街面两侧有一排排写着商号的铺面,其中就有拍摄过电影《闪闪的红星》的那间米店,仿佛都在向来人诉说着古街昨日的繁荣。只是如今一扇扇斑驳的门板紧闭,全然没有了当年的那份商贾往来的热闹,留下的只是安逸与宁静。

漫步于渼陂的古街之上,仿若就在一条历史的长河中随意漂流,周围没有一丝现代的喧嚣与浮华,有的只是岁月流逝的沧桑。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