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城区公共场所禁烟调查
全民控烟喜忧参半
本报记者刘丽萍、实习生黄家成文/图
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明确提出,在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要求公务员、教师和医务人员带头控烟等等。
据悉,自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一直把控烟作为重点工作紧抓不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公共场所吸烟明显减少。但是,目前我市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究竟我市公共场所控烟情况如何?公共场所控烟面临着什么困难?为此,记者深入市中心城区各大公共场所暗访。
A、现状
医院设立控烟标志仍存在部分吸烟者
12月9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来到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大楼正大门口发现,一名男子手拿着点燃的香烟正在抽着,缕缕轻烟飘起。往里走,进入一楼门诊大厅发现,一侧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在一楼大厅并未发现有人抽烟。在二楼门诊部发现,垃圾桶有不少熄灭的烟头。记者在该院住院部发现,电梯门口有众多男女在等候电梯,其中有两名男子在抽烟。
市中心城区的其它医院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呢?据记者观察,市中心城区的各大医院均已设立了相关的控烟标志,但是仍存在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
网吧、车站人员密集俨然成为吸烟重灾区
当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城区的米西网都发现,墙壁贴有相关的控烟标志,但仍有不少网民在室内吸烟。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90后网民。据该网民告诉记者,玩着游戏,吸着香烟已是网吧特有的一种氛围。其实,家里有电脑,但他还是喜欢去网吧玩游戏。
与此同时,记者还走访了“太阳雨网城”“飞狐网城”等网吧发现,情况大同小异。室内虽已设立了控烟标志。但网民对控烟标志熟视无睹。据常去网吧上网的小李告诉记者,网城对顾客吸烟并不会进行相关劝阻。网吧吸烟似乎已无禁区。
随后,记者走访了吉安火车站、市中心车站、青原区汽车站,观察车站的吸烟状况。总体而言,墙壁上的控烟标志确实存在,但是警示力度较弱,还是有不少人在室内吸烟。
市行政服务中心吸烟者甚少超市控烟力度较强
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吉安范围内就不存在无烟的室内环境呢?其实不然,当日下午4时左右,记者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一楼办证大厅发现,电梯门上贴着醒目的控烟标志。记者环绕大厅转了一圈并未发现抽烟者。
超市当属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那么超市的控烟情况如何呢?12月8日和9日,记者先后前往沃尔玛超市,均未发现在超市内吸烟者。与此同时,记者还听到了广播上宣传禁止吸烟的宣传语。
B、烟民
已成生活习惯控烟对自身影响大
香烟已成为了烟民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那么烟民对自身抽烟抱着怎样的态度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家住青原区梅苑小区的业主王先生告诉记者,香烟成为人际间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他经常会在办公室抽烟,因为接待客户和应酬的需要。针对个人而言,戒烟和控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部分烟民表示,为了孩子健康,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抽烟。市直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说:“老婆怀孕时戒烟一个月,可孩子出生后,抽烟反而比以前更厉害了!”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这句网络流行语盛行一时。有一部分烟民认为,在工作与生活中,需要借助香烟进行思考与写作。香烟已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香烟往往能激发灵感的迸发。
C吸二手烟者
鲜有主动阻止吸烟者
究竟市民如何看待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呢?市民在室内吸二手烟时是否会进行劝阻呢?
家住吉州区阳明西路附近的市民刘女士表示,她特别反感他人在室内公共场所抽烟。因为自己家中无人抽烟,她对烟味特别敏感。如果有人在封闭的空间内抽烟,她便感觉无法呼吸。当问及会不会在公共场所劝阻他人不吸烟时,她则表示不好意思劝阻。
“别人在公交车上抽烟,那也不好说。我们也不好意思说,只有自己站开一点!”一位常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周女士说,印象中,网吧内、火车上、棋牌室、酒桌上往往是公共场所吸烟的重灾区。平常和朋友在一起吃饭,假设有人抽烟则会进行劝阻。假设是酒桌应酬也不好意思劝阻他人不抽烟。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让身边的人吸二手烟。因为二手烟的危害比一手烟更大。“本来我还不想抽烟的,看到身边一个个点着烟在抽,我在抽二手烟,还不如抽一手的!”朱先生如是说。
D、记者手记
就目前吉安的现状而言,市民的观念、习惯已根深蒂固,控烟工作任重道远。控烟是一场持久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但是,慢慢引导并不代表宽容。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136.6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和伤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控烟工作迫在眉睫,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