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致信谢意深 维汉两族一家亲
□本报记者蒋阿平
“在我们享受江西援疆成果时,我们倍感温暖、倍感民族团结之情、倍感吉安市援疆干部的爱,特致信感谢吉安市为我们派了这么好的援疆干部,感谢吉安市援疆干部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春节前夕,市委书记王萍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信件来自遥远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克陶县皮拉勒乡恰尔巴格村。短短数百字,字字浸透着深深真情。
2012年,恰尔巴格村被列为江西省援助的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点,按照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安排,我市派出了彭辉、王岗两位援疆干部负责这个点的建设。感谢信中说道,“两年来,他们克服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环境恶劣等困难,与我们同吃同劳动,组织我们积极参与建设,用吉安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激发我们的建设热情,指导我们建设,帮助我们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为我们这个点的建设做出了努力和贡献。”信中还特别提到,“他们还在我们村积极资助五保户建新房、捐款帮扶困难群众,联系江西医疗专家为我们义务看病,让我们感受到了吉安援疆干部的真情和爱心。”
“如今,我们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彻底改变,住进了整洁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卫生厕,村庄有了宽阔的马路,有了优美的环境,秀美的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村民们在感谢信中描述了恰尔巴格村的喜人变化,并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激。感谢信的最后是全体村民的签名和手印。那一串串用维吾尔文写下的名字,代表的是远方那一份份真挚的谢意。
据了解,1998年以来,我市已先后派出3批共24名援疆干部。援疆期间,他们充分发扬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倾心倾力开展援建援助工作,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树立了江西干部、吉安干部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江西和新疆、吉安和克州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