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 社会] 吉安进入高铁时代——昌吉赣高铁通车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21-04-23 13:32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2019年12 月26日,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简称昌吉赣客专)通车,标志着吉安已经进入高铁时代。

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简称昌吉赣客专),又名昌吉赣高速铁路,曾用名昌吉赣城际铁路,北起南昌,南至赣州,线路长度415.74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设南昌、横岗、丰城 、樟树东、新干东、峡江、吉水西、 吉安西、泰和、万安、兴国西、赣县北、赣州西等站。

昌吉赣客专是“十二五”期间江西省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属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该条铁路与规划中的合(肥)——(南)昌高铁对接后,连接上已经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形成我国南北又一条高速铁路大动脉。同时,其北接合肥--南昌段规划高速铁路,向南延伸至深圳,与沪昆客运专线相交,在南昌构成了江西省“十”字形的高速铁路主骨架,对江西铁路交通全局极其重要。 

2013年10月23日至2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南昌组织召开了新建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评审会。会议听取了铁四院关于昌吉赣客专项目可研的汇报和沿线地方政府、南昌铁路局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可研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和认真审查,形成了可研评审意见(初稿)。

昌吉赣客运专线项目初期规划为线路全长419.6公里,总投资532.5亿,本线自南昌枢纽引出,沿既有京九通道向南延伸,经宜春市所辖的丰城、樟树,吉安市及其所辖的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泰和、万安,由兴国经赣县至赣州市。

2013年9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新建南昌至赣州铁路项目建议书。作为我省当前首要交通工程的昌吉赣客专终于从筹划阶段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按照国家立项批复的要求,我省有关部门正会同铁路设计单位深化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上报中国铁路总公司审查,之后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江西省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江西10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要负责人为领衔提案人的两份提案上签名,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建议,尽快推进江西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

这两份提案分别为《关于尽快启动赣州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前期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昌吉赣客专项目建设的建议》。提案指出,赣深客专和昌吉赣客专都是国家重要的南北向干线——京九客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是实施国务院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大战略,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强珠三角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适应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赣粤经济社会全面交流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交通及区位条件,加强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赣南、粤东北等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案指出,京九铁路连接“环渤海”、“珠三角”两大经济区,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随着近年来沿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京九铁路已不能有效满足客货运输需求。目前,京九铁路正在逐段推进客货分线,其中,昌九城际已建成通车,昌吉赣客专、商阜杭客专已进入可研审批阶段。赣深客专如能尽快实施,将与昌吉赣客专一道,形成京九通道南段客货分线的格局,显著缩短周边区际和各大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显著提高其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完善路网布局,推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提案建议,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从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高度,加大对赣州至深圳客专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力争年内开展该项目前期工作和“十二五”末开工建设,以争取项目建设的最大效益。同时,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年内开工昌吉赣客专项目建设,并对该项目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建设。

2014年9月26日,昌吉赣客运专线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2015年7月15日昌吉赣客专全线开工建设。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昌吉赣高铁于2019年12 月26 日建成通车。

昌吉赣高铁的开通,结束了吉安没有高铁的历史,实现全省“2小时交通圈”,以及辐射粤、闽、湘、浙、沪、皖、鄂等周边省市及城市群的“4小时生活圈”。2021年赣深高铁通车后,吉安到深圳只需2.5小时、到香港只需3.5小时。拉近了吉安到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

高铁代表着交通进化的新高度,高铁效应,已成为全国城市发展的增长极。高铁一通天地宽。于赣中城市吉安而言,高铁的开通,不仅大幅缩减了城际距离,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利好。借势高铁,吉安与南昌、赣州形成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全省实现两小时交通圈。多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同城效应”大大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但高铁的地铁化趋向,在大大拉近了吉安与周边大城市距离的同时,也会让口袋日益充盈的吉安人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周末或假期坐上高铁,很轻松地去享受周边大城市的高质量服务与高品质生活。

为了抢抓高铁带来的发展机遇,避免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抢先布局,在吉安西站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全力打造高铁新区、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井冈山农高区四大板块,抓住产业这一关键词,注重发挥高铁经济带辐射作用,统筹布局京九沿线电子信息产业带、商贸旅游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示范带,推进三产协同发展,积极引导相关产业重新布局、整合,全面盘活吉安城市活力。

电子信息以吉泰走廊为重点,推动各地合理布局、差异发展,力争到2021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2023年达到3000亿元,成为全省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重要支撑。

商贸旅游以高铁为枢纽,依托快速高效的交通网,从万安至新干由南到北布局系列旅游综合集聚区、景观节点区、休闲度假区,形成立体式、多样化城乡旅游网络,实现"全景吉安、全域旅游"。

现代农业以井冈山农高区为引领,带动各地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强富民产业,唱响井冈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以国务院批复同意井冈山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为契机,吉安着力做优开放产业、拓宽开放通道、壮大开放主体、打造开放平台、营造开放环境,加快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通过市委、市政府的高层引领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吉安已经奏响了高铁经济的序曲,搭上中国高铁经济大动脉的“快车道”,高铁必将给革命老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吉安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