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吉安模式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20-04-30 10:42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文/周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如何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重点任务,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吉安市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有效的治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前列,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市,2017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确保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引领各地积极探索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摸索总结了不少基层社会治理的好经验、好模式。

(一)以吉州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为例的“政府主导+”模式。该模式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解决群众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纾解民怨,从提高群众满意度入手收获民意,从提升公众安全感入手安定民心,从创新机制入手聚合民力,实现社会治理良性互动。一是持续不断实施小街小巷和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工程,从最脏、最乱、最差的地方改起,“铺平群众出行路、点亮百姓门前灯、净化居民小环境”,有效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理顺了群众情绪,为基层治理打下良好群众基础。二是构建“三个一”便民服务体系。建立社区服务“一个中心”。即集“8+X”服务功能于一身的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居家服务“一个网络”。即“12343服务在线”平台;建立政务服务“一个窗口”。三是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配备1名以上网格员,每个楼幢都配备了楼幢长,每个小区组建10名至20名群防群治“红袖标”义务巡防队伍。四是有序推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430多个,发动1300余名群众参与义务巡防,2万多名志愿者常年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此模式获评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得到国家民政部肯定。

(二)以吉水县“乡贤参事会”为例的“贤人融入+”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农村治理的薄弱环节,借鉴“枫桥经验”,以德高望重的本土精英、功成名就的外出精英、投资创业的外来精英为主体,积极引导乡贤融入社会治理。一是多元参与。乡贤参事会以“农村智囊团”的形式出现,形成由村两委、村民二元主体转变为“村两委+乡贤参事会+村民”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二是化解矛盾。乡贤在村民心中德高望重,具有较强话语权,经常活跃在矛盾纠纷调解一线,以法治思维公平公正处理问题。三是沟通民情。乡贤参事会发挥乡贤在凝心聚力方面的独特作用,架起了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纽带。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好相关政策,做好正面教育引导,使党委政府的导向、要求,与群众的意愿、诉求,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彼此互动。四是感化民众。乡贤根据自身条件,在“雪亮工程”建设、捐资助学、扶危济困、修路建桥等方面慷慨解囊或者积极投身公益,服务乡亲,感化民众。

(三)以新干县“十户联创”为例的“党建引领+”模式。该模式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通过在农村党员中组织开展“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创建平安家庭、强化治安防范、增强致富本领、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十户联创,促农村和谐富裕”活动,遴选的党员中心户长每人联系10户左右群众组成联创网格,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一是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由各村党组织结合本村组实际和网格化管理资源,遴选出覆盖所有村组的农村优秀党员中心户长,由县委统一制作“党员中心户长”荣誉标牌,挂在每位中心户长住房大门醒目处,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发挥党员中心户长情报信息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道德宣讲员、社会治安巡防员、突发事件处置员的作用,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向联系户传播宣传,释疑解难,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不稳定因素。三是发挥中心户长致富领头雁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特长优势,向联系村民传授科技知识,帮助他们出点子、想法子,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四)以青原区“和爱邻里”为例的“三治并举+”模式。该模式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支撑,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构建了“矛盾有人解、环卫有人管、治安有人抓、老幼有人帮、服务有人做”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全面落实村民选举制度、邻里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在每个村成立邻里议事会,村(小区)里的重大事务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村民诉求都提交给邻里议事会讨论决策,形成了有事必议,有议必果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邻里社会组织,成立了以“白衣天使义诊队、绿色关爱育苗队、红袖标义务巡防队、橙色激情义工队、蓝领服务物管队、紫色美丽艺术队、银发老人调解队”为品牌的七彩邻里志愿服务队伍,为村民免费提供各类服务,实现了政府提供服务、社会提供服务与自我服务的有机融合。三是用法治精神引领村(社区)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村(社区)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村(社区)治理难题。组建村(小区)矛盾纠纷调解团队,在村(小区)设立杨慧芝工作室,推广杨慧芝“四心五步六法”调解法。四是树立乡村新风正气。开展文明村(小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依托村(小区)道德讲堂、村(小区)好人榜等载体,挖掘和宣传村(社区)身边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倡导志愿互助和移风易俗,形成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村(社区)新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奋发向上,用美德的感召带动村民和睦相处,以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乡风民风转变。

(五)以永丰县“联合化解中心”为例的“矛盾化解+”模式。该模式针对传统信访模式下信访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通过整合资源,解决调解没有约束力、法律把握不准等缺陷,建立信访纠纷联合化解中心,有效解决“疑难杂症”。一是搭建一个规范有序权威的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大平台。以永丰县法院为平台,从政法委、信访局、公、检、法、司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常驻中心办公;办公室下设经济类、民事类、行政类信访纠纷联合化解三个工作室。由县委政法委总调度,对各类信访矛盾纠纷开展调解工作。二是建立一套方便快捷可信的矛盾化解新机制。首先由法院驻中心的法官审核矛盾纠纷,列出需要参与联合化解的党政部门或社会团体组织名单,再由政法委驻中心的调度员对参加的党政部门或社会团体组织进行调度,共同组成一个以法院为主导的联合化解小组进行调处。三是构建一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矛盾纠纷解决网络。联合化解中心延伸至乡村一级,以法院派出法庭为依托,联合乡司法所、综治办、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组成,将矛盾调解端口前移。实践中,诸如此类通过化解矛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全市各地还有不少范例,比如,永新县“法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遂川县“映山红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青原区的“杨慧芝工作室”、吉水县“胡开生工作室”、泰和县“钟义灿说理说法室”、永新县的“老谭工作室”、峡江县的“廖学艺工作室”等,这些创新举措,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基层社会治理的良好格局。

(六)以井冈山市“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都是治安员”为例的“专群结合+”模式。该模式通过专业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相融合,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良好秩序。主要做法是:将全市划分为71个责任区,建立216个110服务点。构建“三零”工作机制,要求责任区民警以110服务点为平台,集警员、服务员、调解员、情报员、防范员、宣传员于一身,使每个民警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110。在此基础上,在每个治安较复杂的小区、自然村、企业,协调组建“治安调解理事会”,发动群众建立义务治安巡逻队伍,制定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奖励措施,推动“群众个个都是治安员”。该模式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井冈山市连续多年公众安全感在全省领先。

(七)以安福县“平安特派员”为例的“乡情促稳+”模式。该模式通过每年选派科级干部,组建平安建设特派员队伍“回乡”帮扶平安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根据懂政策、懂法律、有威信、有影响力的要求,选派思想政治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科级干部回乡促稳。下派后,实行动态管理,不胜任工作或作用发挥不好的及时调整,确保队伍精干高效。各派出单位优先安排平安特派员工作经费、优先派车、优先报销差旅费,部分单位还为特派员安排适当帮扶经费,帮助所派驻村组解决实际困难。县委、县政府设立了平安特派员专项补助资金,对工作突出的进行奖励表彰,纳入干部提拔重用、交流使用的重要参考。该模式充分运用平安建设特派员乡情、亲情、友情资源,发挥其地缘、血缘、人缘关系,破解了村级治安防范力量落实难、重点部位治理巩固难和长效机制形成难“三大难题”,促进了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八)以万安县“村民说事”为例的“协商共治+”模式。该模式将社会治理与服务延伸到最基层,真正把群众工作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零距离”实现“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人有地方找”,有效畅通了“民声通道”,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该做法2012年被评为全市服务群众“十佳品牌”,并在全市推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日报、井冈山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对此进行了多次报道。主要做法是:统一聘请村里懂法律、懂政策、觉悟高、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热心为民的离退休教师、干部、农村党员作为说事员,说事重点主要为生活生产中的难事、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影响稳定和谐的杂事、干部建设中的丑事。每月固定日子(一般为圩镇逢圩日)为“说事日”,专门设立固定“说事室”,并适时组织流动“说事点”,村民有任何问题和建议都可以“说事”。能立即解决的,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列出计划,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该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有话无处说,有难无人帮,有惑无人解,有苦无处诉”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农村矛盾纠纷和群众越级访。

(九)以经开区“职工之家”为例的“群团组织+”模式。该模式以“建家、强家、暖家”为主线,在原党群活动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机构、队伍人员、信息、阵地等资源,组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职工之家”。该模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园区治理,对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工稳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类做法还有永丰县的工业园区法治保障中心,通过协调化解企业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管理部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惑在中心解、纷在中心调、事在中心了”,为该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治保障服务。

进一步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路径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符合社会治理规律的科学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打造“善管、善治、善服务”的“吉安治理法则”,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社会治理也是政绩”的理念。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群众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以社会和谐稳定的实效检验群众工作的成效。

二要不断健全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干部下基层锻炼制度等,进一步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整合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平台,健全社会各方利益协调机制。认真总结、坚持推广我市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办法,让更多的群众工作法在实践中完善、提高,发挥群众工作品牌示范带动作用。

三要有针对性解决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确立社会治理重点项目中,我市不求多、不求全,不搞全面开花,每年确立几个重点,集中智慧、集中力量,认认真真地破解难题,确保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四要筑牢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大量社会治理任务靠基层落实。要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和机构,加大人、财、物向基层的倾斜力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基层组织社会治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作者单位:市委政法委)

来源:《井冈山报》2020-04-30 第03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