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水南腐竹的启示:特色小镇如何挖掘农村传统产业的文化基因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7-03-10 13:4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文/庄晋财

一、农村转型,“镇”在走来

不经意间,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明年就满40年了,作为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的见证人,若要问这近40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对于农村人来说,无疑是获得了走向城市的通道。要知道,改革开放之前农村人和城里人之间那道无形之墙,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够轻易超越的。直到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农村人才获得了合理合法走向城市的自由。于是乎,出现了中国人口迁徙的奇观: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形成史无前例的“民工潮”。如果要问为啥劳动力的流动是单向的?道理再简单不过,因为在城里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对农村人来说,只要能够进城,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花钱买户口,在城里买房换户口,参军考学留城得户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城乡之间的体制性差异越来越小,城里人与农村人在市场面前越来越平等。在我的记忆中,最为典型的是抹掉了城乡居民吃粮的差别,取消粮油计划供应制度,城里人再也不能拿着户口去粮管所买一毛三分八一斤的大米了,当然还有城里的待业青年也再不能等待国家安排工作了。不断从农村涌来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跟城里人一起在任何场合下展开就业岗位的竞争,这样一来,城里人的优势慢慢消失。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经济差别却越来越大,农村对城市的依赖越来越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同时,绝大多数家庭把中老年父母留在农村务农,一个家庭拆分形成两半:老人务农和青年务工经商,这就是贺雪峰教授说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计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依靠青壮年劳动力在外的务工收入,这就是农村的“打工经济”形态。

然而,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一方面,随着大量的“乡土人”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饱和,交通拥挤,房价高企,各种资源紧张,出现“城市病”,与此同时农村开始空心化,空壳化,灰色化,过疏化,出现“农村病”。另一方面,为适应国际分工,增强国际竞争,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开始不适应城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工作越来越不好找,薪水提速越来越慢。上述两方面原因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都开始思念农村:在喧嚣的城市呆腻了城里人把“乡愁”当作一种“时尚”,在城市落不下脚跟又找不到好收入的农村人也重新算计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农村人回到家乡,把那一亩三分地打扮漂亮一点,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来,让他们把钱留下,把“乡愁”带走,不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吗?

国家看到这一点,从2005年开始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之后又相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鼓励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在一系列政府举措的推动下,农村又开始热闹起来!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这个载体是什么?当然是产业,没有产业,农村人回来没处就业,没有生活来源,一切无从谈起。产业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的,农村产业发展的地理空间在哪呢?人们想到了“小城镇”,浙江省率先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构想:在与城市相对隔离的独立小镇,发展独特的产业,并将优美的景观和深厚的文化植入其中,形成有产业、有景色、有文化的迷你型小镇生活空间,这里有钱可赚,有风景可欣赏,有乡愁可体验,这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2016年下半年,特色小镇成为风口,国家在2020年之前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并首批公布了127个特色小镇名单,从此拉开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序幕!我们终于看到,农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型,“镇”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二、产业发展,“镇”需差异

农村现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在于城里人有追求“乡愁”的时尚,农村人在城里又找不到归属。当人们把目光聚焦于农村时,就给村镇赋予了深刻的内涵。“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因此最有可能成为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向往之地,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的“特色小镇”受到热捧。如何建设“特色小镇”?关键在于培植产业。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乡镇在经历本世纪初乡镇企业衰退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洗礼之后,大多依靠国家财政和“打工经济”维持着,产业空心化比较严重,经济发展相对萧条。如今建设特色小镇,要想把农村出去的人吸引回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些回来的人要就业,要生活,要养老,如果没有产业,这一切都将是空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发展,“镇”需产业。

然而,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我们知道,产业是由企业组成的,企业是为利润而生的,利润是要通过市场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说产业发展,首先得弄清楚发展什么产业,也就是生产什么产品,如果产品不能够经过市场的“合法性”认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就不能形成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产业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战略管理理论中,强调“差异化战略”,在“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中,也要强调“差异化战略”,正所谓产业发展,“镇”要差异!现在不少地方都在谋划建设特色小镇,江西建60个,河北建100个,镇江一个地级市也要建8个,能建成,建好,建得有成效当然是好事,但这的确不太容易。如果没有产业谋划,很容易形成“千镇一面”,一哄而上的乱局,倘若如此,特色小镇建设就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三、文化基因,“镇”好不同

说发展产业要有特色,或许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人们经常调侃说:“特色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特色”,说明每一个地方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实在也是一件难事。那么为什么做出特色就这么难呢?这是由特色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谓特色,就是要与众不同,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这个特色要有市场价值,产业发展中能够利用这个特色去抵制市场风险,如果这个特色没有市场价值,对产业发展就作用不大;二是这个特色要比较稀缺,不仅仅是说你有别人没有,而是说,你有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就很少,因为少而显得珍贵;三是这个特色要具有不可模仿性,如果这个特色很容易被模仿,特色也就不成为特色了。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搜寻成本降低,知识传递速度加快,一方面使得“特色”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也使得保持特色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也是如此。比如,你在这个镇种上油菜花,春天游人如织,某年赚得盆满钵满,第二年就会发现离你不远的镇也会立即效仿,最后让你的油菜回归油菜,只好拿到榨油厂去还原它本有的属性。现在的农村,各种各样农家乐大体上就属于这种情形吧!

那么,究竟什么东西才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呢?我不太了解生物学,但常听说“基因”这个词,知道这是可以遗传的,但改变就比较难。如果真是这样,在一个地方发展产业,仅仅在产品上下功夫就不够了,因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模仿产品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在产品上注入这个地方的“文化基因”呢?或许就不是那么容易模仿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主要表现为这个地方长期沉淀下来的信念、习惯和价值观。如果这样来解释,把这种基因注入到产业当中,就可以形成“有价值、稀缺且难以模仿”的特色了。

我突然想起家乡的“水南腐竹”来,我的家乡在吉水县水南镇,最近几年许多返乡的农民工开始做“腐竹”卖,2007年还创办了专业合作社,2014年这个腐竹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1400多万元,还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的优秀农民合作社。“水南腐竹”怎么来的呢?原来,几百年前来自广东的客家人在吉水水南落脚,带来了迥异的生活习俗,客家人喜欢白切鸡、酿豆腐、擂茶,在做豆腐的过程中发现了腐竹这个新鲜玩意,恰好水南镇是著名的黄豆产地,这些年又恰好遇上城里人喜欢农村土特产,农村人进城打工不顺利,那些居住在水南的客家人回乡之后就做起了腐竹的营生,还果真风生水起。不过我总担心,如果仅仅停留在做“腐竹”上,可能产业难以持久,因为这产品太容易仿制了,只要有黄豆、木柴、大锅,不需要一个上午也就学会了。所以,得想办法在“水南腐竹”里注入这个地方的文化基因。

那么,如何才能在产业中注入文化基因呢?我认为要强调以下四点:一是注意产业组织,要形成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区域品牌。比如“水南腐竹”,是不是可以按照特色小镇的要求,精心打造水南的“腐竹小镇”,把现在分散在各家各户的腐竹生产集中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形成腐竹生产的聚集,壮大“水南腐竹”这一区域品牌?二是挖掘产业文化渊源。水南腐竹不是简单的豆腐皮而已,这是数百年来客家人迁徙并与当地融合的文化载体。大家一定知道福建的土楼,那也不是一般的居住之所,而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与外族斗争的自我保护自我繁衍的文化载体。因此,水南的“腐竹小镇”一定要把客家人迁徙到江西之后与当地人融合的历史展示出来;三是通过产业展现不同文化的融合。来自外地的客家人到水南后,没有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而是和谐相处,传承许多人文精神,水南作为“中华状元第一镇”,在这里诞生了刘俨、彭教、王艮三位状元,所谓“五里三状元”的读书文化传承过程中,使客家人到水南之后,也崇尚读书,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因此小镇建设要把这种文化融合产生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

总之,特色小镇建设要想与众不同,就得不断挖掘“文化”,在产业当中注入当地的“文化基因”,就像“水南腐竹”,要能够成为承载客家人迁徙过程中,勤劳、智慧、和善精神的载体,这才符合“特色小镇”需要特色文化内涵的要求。显然,仅有腐竹是不够的,因为腐竹的生产技艺是可以学习的,但几百年来客家人迁徙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沉淀出来的价值观与信念就很难模仿,由此形成特色小镇的渊源之特、产业之特、文化之特、景观之特,小镇的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以,若要问小镇特色在哪里?文化基因,“镇”是差异!

来源:《井冈山报》2017-03-10 第03版:理论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