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挑粮小道 红谣嘹亮
2024-01-22 15:44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11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

一首具有浓郁井冈山山区客家韵味的高亢山歌,在黄洋界下的山谷中回荡。一条蜿蜒的小道在陡峭的山间穿行,这就是著名的挑粮小道,也是井冈山近年来新开发的一条徒步体验式研学旅游线路。

这条山路原是1928年红军从宁冈县的茅坪乡、大陇乡一带挑粮上山路线中的一小段,位于井冈山西北黄洋界下,小道的起点为山下现在的茅坪镇源头村,终点为山上黄洋界哨口,全长3100多米,山上海拔1300多米,垂直高差约400米,甚是陡峭。

当年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毅然拿起扁担,带领红军指战员肩挑背驮地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红军给养问题,给我们留下了耳熟能详的“朱德的扁担”“大荷树下看世界”等红色故事。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三展厅就陈列着朱德的扁担、毛泽东坐在大荷树下的蜡像。

这些“挑粮小道”是一些井冈山山区客家人上山干活与走亲戚时,在山中踩踏并就地取材建起的山间小道。这些山间小道平常一个人挑担子行走也是非常艰难的,有些台阶差不多有两尺高,如果两个人在小道上相遇,其中一个必须退到小道旁边的山上,才能让另外一个通过。这些小道就这样在大山中,伴随着风霜雨雪和春夏秋冬,度过了无数年。

直到1927年的秋天,毛委员带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敌人对井冈山不断残酷地进剿和会剿,包括经济封锁。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红军将征集到的30多万斤粮食,按片集中在茅坪谢冠南家、大陇尹家大店和柏露长富桥杨家祠。所以,挑粮路线主要有三条:柏露线、茅坪线和大陇线。从这三条路上黄洋界都有20多公里,运粮食上山非常艰难。

挑粮小道不仅有红色故事和井冈红谣,还有“山巅观海波涛涌,激流细浪时不同;群峰飘忽似蓬莱,游人陶醉仙境中”的黄洋界云海奇观,挑粮小道在云海中宛若“登天梯”。

在挑粮小道还能观赏一年四季不同的繁华胜景。当漫山遍野洁白的油茶花谢了以后,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先是黄色的迎春花开得漫山遍野,把早春的山间装点成一丛丛黄色的花冠。继而是点缀在树林灌木中的杜鹃,绽放出火红火红的花朵,一簇簇红色的火焰好像在向人们述说春天的故事;陪伴着火红的杜鹃绽放的是粉红、洁白的蔷薇,还有同样带刺的金樱子。等到它们尽情释放完自己的热情,那一树树挺拔的勾栎,翠绿的树冠被黄绿色的花覆盖,在远处你就能看见那满树盛开的花蕊。与勾栎同时盛开的是梧桐那洁白的花朵,远看是那么纯洁无瑕,近观是那么清新脱俗,还有那沁人的郁香。然后是比勾栎颜色略深的苦槠树满树花蕊竞相绽放。

伴随一年四季花海颜色交替的是那永不知疲倦奔流的溪水,还有那在民间流传了多年经久不息的井冈红谣:一根扁担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谷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一担担上了井冈山。大荷树下投一肩(歇歇脚),朱毛坐下把话拉;工农革命打天下,穷人也要把身翻。

“挑粮小道”是通天梯,中国革命从这里开始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挑粮小道”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精华所在。

当年在挑粮小道上许多跟着毛委员、朱军长一起挑粮的年轻红军战士,他们终究没有等来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热血洒在了井冈山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但他们化作了这巍峨的群山,融进了这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春风十里,

杜鹃啼血,

苍莽的山色中,

挑粮小道势若游龙,

隐约其中。

小道逶迤,

石径厚重,

硝烟早已散去,

井冈红谣声如洪钟,

如风如注。

云山烟树,

峰峦叠嶂,

岁月在无声流淌,

带着诗和梦想,

奔向远方。

文/ 陈平梅

责任编辑:江小泉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