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创新解困机制 破解纾困难题——青原区强化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标准化建设扫描
2022-11-21 11:3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今年以来,青原区把解决城镇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城镇困难群众解困纾困工程,围绕城镇解困脱困标准化建设,以通用、管理、保障三大体系标准化为总导入,贯穿到认定识别、审核确定、动态管理、救助帮扶等各个环节标准化的全过程,努力把城镇解困脱困构建成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示范项目,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多方参与的城镇解困脱困标准化建设格局。

分类施保,全面助阵识别认定标尺化

统一识别特困供养、低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人员等六类对象,分层次分类型统一识别认定城镇困难保障对象。统一认定标准,按“具备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等标准认定救助对象。统一核算口径,对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人员按处于法定劳动年龄内且身体健康人员依照青原区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收入;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患病人员依照实际劳动能力评估收入;身体健康且无正当理由未就业和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依照该区最低工资标准计算。通过采取以上“三个统一”操作标尺,大大提高了城镇困难群众识别认定效率,确保工作的精准。目前,全区共认定城镇困难群众527户933人。

优化流程,全速助推精准审核集约化

“邓所长,你上周指导我在‘赣服通’平台线上申请的低保已经通过核对审批了,谢谢你!”近日,富滩镇三友村村民曾足兰打电话给富滩镇民政所所长邓正华,告知申请的低保只用了7个工作日就审核通过了。

从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审核评估和时限办结制度的标准化入手,该区明确审核方式,各乡镇(街道)在受理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发起信息核对;次日,将申请情况公示5天;3-5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明确审核程序,评估过程中,乡镇(街道)对存在异议的评估结果,可视情组织民主评议,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在提出初审意见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作出确认决定。明确审核时限,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及支出型困难家庭审核办结时限不超过18个工作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审核办结时限不超过1个月。

数字赋能,全程助跑动态管理精细化

开展“大培训”活动,围绕当前社会救助热点、政策法规等,深入所有乡镇(街道)、村(居)进行了9场次集中专题宣讲培训。对在册困难群众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及未共同生活的法定赡、扶、抚养义务人家庭成员变化情况、收入变化情况、支出变化情况、财产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应用,完善低收入人口预警指标,通过对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社保、就业等六大扶贫政策数据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筛查存在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对标对表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各项工作验收标准,制定出台了《青原区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工作要点》等文件,对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不定期组织联合督查组,对各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做到即查即改。

延伸服务,全心助力救助帮扶常态化

“嫂子,王建勇防贫理赔的3万元保险公司已经打你‘一卡通’账上了哈,你查一下有没有到账。”近日,河东街道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胡海燕又一次拨通了困难对象王建勇爱人的电话。

汇聚基层力量,组建了乡镇(街道)驻村干部、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村(居)小组长1500余人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三级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建立了职能部门交叉常态化比对机制,重点关注困难学生、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失业人员、医疗自付费用较高生活困难等人员。汇聚部门力量,紧紧围绕“两不愁、五保障”目标,借鉴农村扶贫经验,从贫困群众生活、发展最急需的方面切入,城镇解困脱困政策全面落实到位,2022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034.16万元。汇聚社会力量,引导慈善和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帮扶城镇困难群众147人次,救助资金24万元;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为52名城镇特困供养对象在生活照料、医疗协助、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方面提供服务,每月为自理、半失能、全失能对象上门服务。

文/彭生苟、尹艺凝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