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竹笕水
2022-04-25 09:1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时光,是记忆的一种引渡。曾记得上世纪60年代,赣中山里人家的饮用水算是不花钱的、名副其实的山泉水。深山农家只需用竹笕对接屋后山泉眼,清凉甘甜的泉水便由竹笕流到厨房、牛栏、厕所。

那一根接一根的竹笕总是那么低调,时而欣然大方地伸展在村道旁,时而悄然隐藏在草丛中,最后静静地横卧于山里人家的房前屋后。那朴实无华汩汩山泉水不知在竹笕中默默流淌了多少年月,也不知不声不响地默默滋养了村里多少辈人。

去年干旱的八月,坐上表弟的车,耄耋之年的我回到了阔别56年、饱含着红色基因的红土地———吉水县白沙镇木口村。木口村成立过苏维埃政权。1930年11月21日,毛泽东同志曾来到该村,了解村民土地革命和生产生活的情况,并为此写下了著名的《木口村调查》一文。

站在村头那棵有着13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下,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村里一栋栋崭新别致的高楼,红色的琉璃瓦和洁白的外墙瓷砖在蓝天下熠熠生辉,村庄山环水绕、古木苍翠、红绿相映,村里一派富裕美丽的小康社会景象。

那天,我迈步在整洁清幽的进村水泥路上,一边抚摸着路旁的古樟和花草,一边聆听着表弟讲述着木口村过去和今天的故事,耳畔仿佛听到依稀缭绕的回音。走进木口村,红色标语随处可见,都被完整地保留在古建筑上,成为那段历史的鲜明印记。木口调查旧址彭氏宗祠陈列的各类文物展品,向大家讲述着当年的革命故事。木口村辖5个村民小组,700余人,有耕地2000余亩,林地9000余亩。2021年,木口村荣获省十大红色标语示范展示点。

村前的泷江流水潺潺,农田平齐整划,西南的竹林碧绿如洗;村后的金岭山上参天大树,原始生态、四季常青、风景秀丽;村里的古樟成群连接飞檐翘角的民居,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还装了太阳能路灯,犹如红色古村绿中行。这里风景秀丽,千年古樟树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古樟树下的儿童天真烂漫,这一切令人心旷神怡。

晚上入睡,表弟家有水声入耳,不是细雨无声,不是暴雨狂泻,不是波涛汹涌,不是溪流涓涓,而是厨房后傍山的竹笕水在慢慢悠悠流淌,轻轻柔柔地发出自然平和的汩汩声,偶尔在竹笕衔接处和竹节中有细流滴落撞击竹笕的滴嗒声。这声音婉转清越,悦耳动听。伴随着水声,有一种流动的波纹状的动力,激荡着我的内心。我悄悄起床,顺着声音来到厨房蓄水池竹笕水入口处,喜见竹笕水,我立刻躬身低头,迫不及待地用双手捧起清凉甘甜的竹笕水猛喝了几口,仿佛又回到了56年前在木口农村信用社工作生活时的情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天的木口村早已旧貌换新颜,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有的村民在干旱季节还会饮用清澈、甘甜的竹笕水。今天,木口村民的竹笕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人用塑料管、钢管代替了竹笕,但是听不见那细细悦耳流水的撞击声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水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过去竹笕水那么清澈、甘甜了,再加上长年累月风吹日晒,塑料管易老化,钢管易生锈,要时常更换,不少村里人还是觉得砍几根毛竹削笕接水更方便、更实惠、更环保。

回城后,我常想木口村民和那清澈、甘甜、永不干涸的竹笕水一样,始终保持着革命老区淳朴、善良、坚毅、勤劳的优良乡风和光荣传统。那四面的青山绿水犹如巨大的屏障,呵护着木口村竹笕水,呵护着这片山中美地。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战略兴起,当地政府立足木口村自身“红古绿”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了对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开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小山村焕然一新,呈现出鸟语花香、绿意盎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为乡村振兴、村民生活富裕增添了活力、动力。

56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木口村的道路平整、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百姓富庶,变化之快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充满眷恋、自豪、自信,心中不由地升起一阵暖意,默默地祝福木口村明天更加美好。

文/胡春麟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