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女红军王美兰二三事
2022-03-11 09:0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王美兰,1913年出生于永丰县沙溪镇(原水浆乡)中塅村。原名宁连秀,又名宁景英,参加革命后改名为王美兰。王美兰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因为家里穷,她很小就被送给别人家做童养媳。土地革命时期,她加入少年先锋队,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31年,她和丈夫一道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战时期,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美兰为红军中少数女性之一,参加了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

初识李六如

参加红军之初,王美兰在永丰前方医院当护士。期间,她虚心求学,吃苦耐劳,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曾经担任过朱德总司令的护士。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调到瑞金中央财政合作总社任营业员。党组织为了提高她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选送她到中央财经专修学校学习。

王美兰没进过学校门,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不懂之处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深夜,同学们都睡了,她还蹲在月光下用松树枝当笔,以沙盘做纸,演练数学习题。凭着勤奋、刻苦和不凡的接受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美兰渐渐地能够听写自如了。

一天,学校简陋的教室里,所有学员都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等着老师来上课。王美兰坐在前排,低垂着头,正在认真地抄写课文。

这时,一位风度翩翩的老师风尘仆仆地走进教室,他就是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副行长兼财经专修学校校长李六如。他站在讲台前扫视了全班学员一眼,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遒劲的大字:财政金融学基础知识。

李六如一心一意讲课,当授完课提问时,抬头看到一个长得十分秀气显得很腼腆的姑娘,穿一件蓝格子青布衫,一身山里姑娘的打扮,个子不高,短发齐耳,圆圆的脸蛋上镶嵌着一对深深的酒窝,双眼皮下两颗乌黑的眼珠,特别明亮,格外逗人喜爱。此时,她低着头,愁眉不展,好像有什么心事。

李六如有点好奇,特想了解一下王美兰有什么心事,也想帮她解开心中的疙瘩。下课后,他找到王美兰,要她到自己的办公室。

王美兰不知老师找自己有什么事,怀着复杂而忐忑的心情走进李六如的办公室。李六如亲切地问:“我的课,你听得懂吧?听说你学习很刻苦,也很认真。”王美兰点点头,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李六如说:“你的家人近来是否都好?”不问还好,这一问问到伤心处,王美兰忍不住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她哽咽着说了一些情况。

早些时候,前方部队来人把正在听课的王美兰叫出去,告诉她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她的丈夫在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了。她难过得肝肠寸断,心痛欲裂。王美兰噙着泪,咬着牙,要求上前线去为亲人报仇。然而,她的要求没有被批准,王美兰整天愁眉不展,圆圆的脸庞消瘦了许多。

李六如耐心开导,细心与她交谈。“你不能消沉下去啊!”李六如劝慰道。王美兰低着头,默默地听着。她是那样文静,那样淳朴,又是那样执着。她对亲人、对同志是那样深情,这使李六如深为感动。

王美兰感觉这个在课堂上非常严厉的校长,在生活上很会关心体贴人。此时此刻,她才敢正眼端详李六如:穿一身青色中山装,个子高大,脸庞清瘦,天庭宽阔,双眼炯炯有神,高鼻梁上架一副金丝边眼镜。

这以后,除了上课之外,他们接触了好几次。王美兰不由自主地失眠了,李六如的影子老在脑子里盘旋着。她朦朦胧胧地感觉自己喜欢上了他。她也确信,他对她应该是有好感。王美兰想:“我一个穷山沟里的童养媳,能与他般配么?”“这不可能!”她在心里说。

毛泽民做媒

1933年秋,红枫似火,瑞金城郊一派丰收景象,这也正是专修班结业之时。

那时候,时兴组织出面介绍。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会计曹菊如亲自来到财经专修学校,找到王美兰。毛泽民亲切地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和参加革命的经历,直截了当地说:“李六如同志与原配夫人已经失去联系六七年了,早已脱离了夫妻关系。现在,他很需要一个革命伴侣。据学校老师介绍,你和他也认识那么久了,你是他的意中人。他爱你勤劳、忠厚、朴实、情笃。他的情况你可能都知道了。他是我们党内一位资深的老同志,对党的事业非常忠诚,德才兼备,很受大家尊重,连我大哥润之也特别器重他。10多年前在长沙时,他俩就是朋友,大哥对六如同志的婚事也很关心。只是六如的年龄比你大些,不知道你是否同意,特让我们来征求你的意见。”

王美兰听了,疑虑全消了,红着脸,点了点头,说:“没意见。”她知道,有毛泽民这样信得过的领导和曹菊如做媒一定没错。

王美兰和李六如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在一间用杉树皮盖的小房里,唯一有点新房气氛的是床上摆着一对绣着大红“喜”字的枕头,床头瓦钵里插着一束盛开的菊花。一对革命情侣就这样结婚了。

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李六如夫妇还没有来得及共进早餐,李六如就接到紧急会议通知。于是,他告别新婚的妻子,骑上马,一挥鞭,消失在王美兰的视线之外……

夫妻共患难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王美兰和李六如留在苏区做党的地下工作。

1936年初夏的一天,李六如被捕了。王美兰十分担忧,坐立不安,整日担心着李六如的安危。她下山托人去打探消息,变着法儿打听党的地下组织。

找不到党组织,营救无望,但王美兰没有绝望,决心去探监。哪怕是龙潭虎穴,她也要去走一遭。即使死,也要和李六如死在一块。于是她又下山了。

李六如在敌人的监狱里,始终坚强不屈,严词拒绝敌人的各种诱惑。

国民党认为李六如是要犯,羁押在吉安城的死刑牢里,准备几天后押解去南京。王美兰得知后,想方设法打听其行踪。为了尽可能地照顾李六如,她竟随着押解的差役,徒步行走。国民党差役认为王美兰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家庭妇女,未予驱赶。就这样,王美兰沿途跟着被捕的丈夫徒步走去南京,有时失去李六如的踪迹,她便千方百计寻觅。有一次失去丈夫踪迹的时间太久,王美兰悲痛欲绝,竟投身河中殉情。幸好,她被好心人救了命。王美兰又默默地寻觅和追随着丈夫的足迹,直至走到南京。

到了南京,王美兰四处奔波,请求典狱长准许她与李六如见面,遭到拒绝。王美兰愤怒地大骂道:“你们枉杀好人,不得好死!”

李六如关在狱中,王美兰给他送衣送物,给他搓洗血衣,想尽办法营救他。

天无绝人之路。1937年3月,李六如被老朋友覃振保释出狱。出狱后,他提起笔激动地在王美兰的照片背面写道:

“吾妻美兰,赣人也,性忠实而重情义,曾与吾共生死患难于枪林弹雨之中,跋山涉水,艰苦备尝。在吉安遭难时,尤其辅助之力不少。吾以是爱之重之。古人云: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吾与美兰患难之交也,糟糠云乎哉,故数年未尝离左右。”

患难之交,刻骨铭心。王美兰始终如一,全身心地爱着李六如。

新中国成立后,王美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机要秘书。1996年,王美兰因病在北京逝世。

文/艾圣才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