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关注> >正文
书香,漫过水云间
2022-02-25 10:0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春节期间,在“中国书法之乡”永新的台岭乡,一座名叫“开云书房”的公益性现代化书房受到热捧。书房占地600多平方米,藏书5万余册,由本土乡贤发起、捐款,由中日知名设计师免费设计,政府主导建设而成,总投资约500余万元。安放于乡村沃野水云之间的开云书房,承载着文脉书香,绽放着文明之花,清新悦目、温馨怡人——

水:浸润书房的文脉

“开云书房”是永新乡村的一座书房,被文脉之水浸润的书房。

书房的四周,放眼望去,尽为水田,农耕文化的产床。水田一般是方块状,固定不动,娴静、内敛,还有那么一点淡淡的羞涩,一幅淑女模样。火辣辣的阳光,像一道瀑布从云层里喷泻而下,在某块水田,在无数块水田,溅起色彩的旋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漠漠水田飞白鹭。”等唯美诗句,此时此刻,应景更应情。

近观,群鸟像翩翩起舞的仙子;远眺,恍若白色或彩色的浪花,在水田的水面荡漾。水田通过阳光的折射,水稻与附生植物的融合,以及白云、青山、古树、群鸟、耕夫、黄牛等倒映,呈现出蓝绿、金黄、青褐、粉白、灰紫、橙红的色调,可谓色彩斑斓。就像天地间有一位高明的画家,一不小心打翻了手上的调色板,让颜料恣意奔流。

穿过书房旁边或古色古香或现代气派的民宅,穿过一条条洁净平坦的水泥路面街巷,穿过密密匝匝的树林菜畦果园,可以看见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水塘。水塘是家园文化符号,水底游动的青鱼草鱼,水面嬉戏的鸭子,是母亲用来犒劳在外闯荡的游子最心仪的美味,是母爱的味道。

远点,便是潺湲而歌孕育民谣文化的小河。偶尔,一群唱山歌的顽童经过,惊动了躲在水草深处的小鱼。它们或浮游,或下潜,或打个筋斗;或用小嘴吹动水面的野蔷薇花瓣,吹出一道浅浅的酒窝。

再远点,是当地名气响亮的龙溪。溪流蜿蜒呈龙形,从山腰直冲下来,在几块巨石之间,撞出一个深潭,接着流向更大的溪涧,直至江河大海。

唐永泰元年(765),曾任户部侍郎、检校刑部尚书的一代名臣颜真卿,因触怒宰相元载,被贬为峡州别驾,继而又改任吉州司马。

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而对吉州这片土地产生深厚的感情。他在勤政为民的同时,广置学舍,大兴斯文,全力移风易俗,聘请贤士传播优秀文化,播下兴学重教的种子。

一天,颜真卿游历龙溪,逸兴遄飞,写下“龙溪”二字,并由当地巧匠刻于石碑。从此,全县文气氤氲,精于翰墨者代不乏人。宋有宗之、萧涛夫,工诗与字。元有冯寅宾,工书法,劲逼钟繇。明有龙鳞,善楷、草;吴勤善行、楷,有晋人风格。明末清初有贺桂,精隶、治印。清翰林段友兰善蝇头小楷,颇圆浑;清举人周肇基精王体,萧辉锦精行楷。民国时期,书法大家刘郁文,有“江西三支半笔之一支”的美誉。

到了现代,从县境内走出了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黄河碑林、井冈山碑林等处书写碑文的尹承志,以及将军书法家左齐和李真,青年书法家龙友、贺炜炜等人。

线条在红土地延伸,每年春节,家家户户老少齐上阵,自写春联,比试书法,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

云:岁月的留声机

在书房外面挑一个开阔处,可眺望一座巍峨高山:禾山。晴天,山顶祥云飘浮;雨天,则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祥云与云雾,是岁月的留声机,留下了这里曾经人声鼎沸名士云集的千古荣耀。

在唐宋间,禾山与青原、匡庐鼎峙齐名,为江西境内三大名山之一。山上有座禾山寺(后改名为甘露寺),古时名声鹊起。文清元年(公元888年),西域僧人达奚驻锡于此。后来,有福州吴姓子,7岁出家,释名无殷,长大后成为沙门的佼佼者,五代十国时来到此处任住持,僧徒济济,述《垂戒》十篇。南唐后主李煜在金陵(今南京)亲自召见,赐以澄源禅师法号。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太宗向此赐诸物,其中就有南唐进贡的佛牙舍利及摩羯提国所进释迦如来的真身舍利。至此时,僧徒益盛。《名山志胜考》载:禾山寺有一镬(大锅),径可丈余,后来半瘗土中,或谓僧徒盛时物,至今称千僧釜。

又有古籍记载,唐玄宗开元期间,一代名相姚崇曾随母从陕西逃难过来,慕名前往禾山寺就读,并留下两首诗歌:

“龙溪之山秀而峙,龙溪之水清无底。

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蒙溢清泚。”

“奔流百折银河通,落花滚滚浮霞红。

四时佳境不可穷,仿佛直与桃源同。”

是禾山寺一带青山绿水袅袅云雾的浸染、民俗文风的熏陶,让颠沛流离、惆怅满怀的姚崇从此安定下来,成就事业功名。

后来,又有唐朝另一位名相牛僧儒,以及北宋刘沆宰相在禾山寺就读留迹,寺庙便辟三相堂以纪念。徐霞客也曾踏足魏巍禾山寂寂古寺,在其游记当中留存永恒的文字。

书房:盛开于水云间的勿忘我

刘佩英女士,是当地乡贤,现为上海知名出版人。浸润历史人文精华的她,通晓“龙溪”及禾山寺的深厚典故,深知文化建设、留住乡愁,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她更感恩桑梓的养育之情,感奋故土的深刻变迁,像一只燕子一样,奔忙在都市与乡村之间。她积极发起和策划,并由国外知名设计师小野良介、上海知名设计师赵宗阳公益设计,当地党委、政府统筹,乡贤联谊会资助,利用一座闲置的圩棚,不到一年时间,便建成一座典雅恢宏的农家书屋。

书房占地600多平方米,总投资500余万元。书房上架5万余册书籍,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等40多家出版机构、光华基金会及本土作家学者捐赠的。

书房为两层建筑,以砖红为主色调,外部白色框架点缀。正门是一大片落地玻璃,透过玻璃,可看见阶梯式的书架次第排列,形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书山。

书房的名字挺好听:开云书房,它建在永新县台岭乡南汶村,据说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农家书屋。就是放在全国范围,也不多见。

建于水云之间的书房,多么像一朵盛开的勿忘我呀!

芸芸众生,勿忘书香。

每天,来这里最多的是孩子。那些放学的当地娃,还有赶去附近的香文生态园游玩的城里娃,好像一只只小蜜蜂“噗噜噜”飞过来。奇怪,“小蜜蜂”们一拿起书,坐在凳子上阅读,立马变成寒蝉。阒寂的氛围,空气里还是响起一阵阵惬意的呼吸和感叹声。书香的气息、知识的味道,让孩子们幸福不已,无比陶醉。

当然,当地村民受益也不少。农妇李冬梅以前就是一味“猫冬”爱打牌,而今成为开云书房的“铁粉”,开启神奇的思想“充电”旅程。她说: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看。今儿个乐呀,这里农业、科技、文学、养生等各方面的书都有,随便看,算是补了童年的遗憾,真像做梦一样。

“拨云见日,开云见天”,我在想,“在这里,纷至沓来的村民、游客,更多的是青少年,当大家打开书卷,是不是有一种拨开心中的问题云雾,能够清晰地打量身处的这个世界,进而以知识与信息,去照亮梦想眺望未来的美好感觉呢?”

是啊,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内生的,带着远祖的基因与乡愁的烙印,是来自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沉淀,它有形又无形。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无形的是一种关乎人文情怀的生活方式。农村文化建设不能只仰望城市的琳琅,而要反躬寻觅乡土的根脉。将农村文化升级成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粹的,更优质的生活样态和文化样态,不应该是乡村振兴的必然归宿吗?

开云书房的建设,无疑为中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聚焦文化原点,提供了一个生动范本。

当我在一个春日步入开云书房,呼吸着窗外田园甜香的空气,聆听着竹林与菜地发出的天籁之音,心中是那么贞静、舒畅。于是情不自禁找了一本书阅读起来。偶尔抬头,欣然发现:在辽远的乡村大地之上,于高远的天空幕布,正游移着一串黑豆大小活泼泼的音符。

那是鸟儿飞翔的翅膀呀!

文/曾绯龙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