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白鹭洲> >正文
新年“衣”始
2022-01-28 09:4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文/飞絮

新年伊始。新年衣始。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那可是记录的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过年习俗:大年初一,一家老小早早起床,穿戴一新,依次祝福拜贺。

小时候,日子清贫,但每到了年尾,妈妈便要从预算中,匀出一份来,扯块花布给我做身新衣裳。如今过年,习俗依旧沿袭。穿新衣,应应景。世俗的年,俗世的年,过的就是传统,传统则需要有仪式感。人们借仪式感,让生活慢一些、庄重一些、色彩丰富一些,也让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同的体验。你想啊,一个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敷衍了事的人,能有多少生活的热情,又怎么可能拥有趣味盎然的生活?

新衣年年买,不穿的旧衣则要及时断舍离。这是身边一群“败家娘们”的奉告。道理是有的,一曰“扔旧衣可以清除陈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于转运”;二曰“往年旧衣,如何匹配得上自己今时的气质”;三曰“钱其实不是被花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自己。不花在此处,就会花在别处。不长庄稼就长草嘛。”

如今生活好了,不需要为温饱担忧,自然要追求衣着的细节之美,在细节上琢磨切磋,一唱三叹,精益求精。容颜迟暮的年龄,在人群里,要有那么一点点的独特,就像一本书的封面,那不仅是皮相,亦是灵魂的外衣。女人独一无二的身体,怎能潦草将自己套入那市面上屈指可数的S、M、L、XL几个字母?所以,身边的姐妹们,愈来愈多地选择了量身定制。

最近几年,制衣我基本选择天然材质的面料:棉麻和真丝。棉麻质朴、亲和,适合居家休闲。而真丝则适合于任何场合。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距今7000多年前的出入文物中,就有蚕的身影。纺织工艺发达的现在,真丝面料有绫、罗、绉、纺、绸、缎、纱等等,原材皆为蚕丝。蚕丝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长纤维,一根蚕丝有800-1000米那么长。有句名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得再贴切不过。

曾经误认为真丝过于娇贵,难打理,尤其小时候学过古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穿真丝衣裳会有一种剥削阶级的羞惭感。那时候人年轻,见识少,购置新衣,多半人云亦云地追逐“流行款”,不太在意面料的材质,如同过日子表面丰富多彩,实则漫不经心。

人到中年以后,逐渐对商场橱窗里的衣裳没了兴致,甚至对逛商场也没了兴致。这几年,通过互联网,结识了天南海北对定制衣裳情有独钟的姐妹们,又通过她们,找到了全国各地擅手工艺的制衣师傅以及工作室,群里有了提供面料的带货达人……终于有一天,穿着一件量身定制的真丝香云纱旗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怔忡失神———岁月啊,原来你所有的温柔,都沉淀在一袭旗袍里。

爱了爱了。爱了这面料,它优品质,耐看,不抢眼,不突兀,不光芒四射。爱了这衣裳,它很有亲和力,不产生划界错觉。最重要的是,吻合自身气质,不管什么场合能架得住。终于,在囤布料做衣裳的路上,我越走越远,并不觉得是欲壑难填的坑。

不要轻易说不喜欢啊。不喜欢,也许仅仅因为你没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好的。而真正的美好,当你一眼看上它,不用说,它是与你内心里的某种东西产生共鸣了。于是我努力去拥抱“喜欢”,还有“喜欢”的衍生品,比如美丽,比如自信,比如好心情,比如缱绻温润的时光……

我常常用指尖去轻轻触摸衣橱里挂满的旗袍,或者取下来每件都试一试,又挂回去。寻常的日子,素颜或是薄施粉黛,不是那么惊艳,但经得起时间。像是从尘埃里开出的花来,暗香盈袖。这仿佛是对自己从肉身升至精神的一次宠幸———阅己,悦己,越己,朝着心灵美好自由的方向。这日子,有了不尽之意。

也不要毫无克制地任性啊。有姐妹说:旗袍是用来挂在衣橱里自我满足的,几乎从不穿,但仍然不停地囤布、制衣,上了瘾。前几日也有姐妹一口气收了十几件新衣,从大年初一到元宵每天不同款,光工费就贵得叫人咋舌,听得我胃都疼。

犹如鸟之双翼。要懂得享受恋物之癖也要懂得保有惜物之情。更要懂得安下心来,与时光共度漫漫岁月。在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郑重其事地穿上新衣,要期许好日子常有,美常在,在心头细水长流,节节开花。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