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文天祥的家学启蒙
2021-12-17 10:0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文天祥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受益终身,没齿难忘。

父亲文仪自号革斋。文天祥在《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中写道:“先君子尝言:‘滞学守固,化学求新。’以一‘革’字志韦佩,人皆称‘革斋’。”文仪为人淡雅清高,乐善好施。亲族中贫苦人家去世,留下子女,他就出资抚养;穷困书生参加考试,他提供路费;遇到大灾之年,他更是大力赈济。有一年疫病流行,许多穷人病死,他就把自己准备建房的木材全部捐出,用来安葬穷人。文仪终其一生,没有出去做官,“乡以君子长者称”,被乡里人视为一个洁身自好、具有长者风范的乡贤。

文仪专注学问,独爱竹子。他在自家的竹林旁边建了一座书房,给它命名为“竹居”,在这里读书校书,挥汗呵冻,不知晨昏,忘却寒暑,以至于博古通今。他的藏书非常丰富,除了经、史、子、集,还有天文、地理、医药、占卜等书。在“竹居”文仪苦读不缀,研究学问;接待亲友,谈经论道;教书育人,乐在其中。其间,文仪著作了《全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庐陵县志》把文仪写入《文苑传》。

文天祥五六岁时,有时起床比较早,就看到父亲在屋檐下看书,嘴里还之乎者也,念个不停。晚上有时睡觉醒来,发现父亲还在看书,时不时在书上圈点,做笔记。有一次,文仪从县城回来,一进门便高兴地说:“今天终于买到这本书了!”文天祥的母亲看见他只穿了一件单衣,嗔怪地问道:“你外面的衣服呢?到哪里去了?”文仪堆着笑脸回答:“身上穷得叮当响,我把衣服拿去抵账了!”文天祥虽然疑惑不已,但觉得书一定是个好东西,不然,父亲怎么会这么入迷,连衣服都不要了。文仪有时还会抱起文天祥,指着书中字,教他识字,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文仪告诉文天祥,唐代诗人中,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惊天地,泣鬼神”,反映人民生活的苦难,应该要好好学习背诵,这为后来文天祥在大都狱中写下《集杜诗》200首打下了基础。

文仪虽然自己不喜欢做官,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考取功名,于是在“竹居”开办私塾,教授乡里农家子弟。文天祥六岁的时候,就与二弟文璧和乡里几个学童进入到父亲的私塾发蒙,由父亲文仪亲自执教授课。对于父亲把书斋取名叫“竹居”,文天祥很是好奇,他痴痴地问道:“爸爸,你为什么要把它叫‘竹居’?”文仪轻抚着文天祥的小脑袋说:“竹子亭亭玉立,四季常青,生机勃勃。更重要的是竹子巍然直立,不畏严寒,宁直不弯,读书做人就要这个样子。所以我把它叫做‘竹居’。”文仪对儿子们的学习要求相当严格。白天带读诗书,练习毛笔字。课堂上,谁不用心听课,读不出诗文或者结结巴巴,就用戒尺打手掌,罚跪半个小时。晚上兄弟俩还来不及读懂弄通,就被父亲叫到跟前,让他们背诵白天带读的课文。好不容易结结巴巴地背诵出来,父亲就立刻转弯抹角地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回答;或者是旁征博引进行着详细的讲解,然后让他们熟读理解消化,为的是不让孩子养成偷懒懈怠的坏习惯。兄弟二人读书要是稍微有一点点松懈,父亲就不会给他们的好脸色看。不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炎热酷暑,父亲从不肯放松一点,对兄弟二人的学业一直是严加管教的。有一次,文天祥和小伙伴们上山去采野果子吃,到亲戚家吃晚饭,没有赶上夜课时间。文仪很是生气,等文天祥回来后,立马把他叫到“竹居”,罚跪了一个时辰,边跪还要边背白天学过的文章,直到背出来才能起身。所以,文天祥兄弟二人对学业从不敢有一丁点儿松懈。

课余时间,为了提高文天祥等人的学习兴趣,文仪时不时会加点料,讲授历史上一些励志学习、忠臣良将的故事。比如,悬梁刺股、画荻教子、苏武牧羊、岳飞抗金和胡铨上书斩秦桧等历史故事。文仪讲得眉飞色舞,文天祥听得津津有味。有一天,文仪讲到三国时期,一个叫严颜的将军,镇守巴郡。严颜与张飞交战,失败后被俘虏,刘备和张飞要他投降。严颜义正严辞地说:“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文天祥听后说道:“真是有骨气!我长大后也要做这样的人。”期间,为了让儿子们开阔视野,文仪先后为他们兄弟二人延请了品行端良、学问渊博的老师。由于家里不是太富裕,常常是无力支付老师的薪金,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文仪又带领文天祥兄弟,躲进自家的“竹居”,自学进修学业。虽说是自学,但他们刻苦钻研,探究义理,去粗取精,钩索隐奥,日夜不倦。文仪和儿子们也因为热爱学问,心情舒畅,其乐融融,竟无异于师友之情。文天祥在快乐学习中度过了童年。

文天祥的母亲曾德慈也是一位识文知礼、深明大义的贤惠淑女。她是泰和县苑前乡杨梅坑村人曾钰的次女,出嫁文仪后,成为文氏家族中一位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文璧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写道:“先夫人生有挚性,事舅姑尽孝,相夫子以俭勤。自奉极菲薄,惟延师教子,至鬻簪珥,给费无吝色。”可以看出,曾德慈是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对待自己十分吝啬,省吃俭用,但把钱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却是十分舍得的。为了请家庭教师,曾德慈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陪嫁的簪子和耳环。

父母成为了文天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他们循循善诱,悉心培养,为文天祥的成长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长大以后,文天祥用“幼蒙家庭之训,长读圣贤之书”这两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学习生活,可谓恰如其分。

文/彭庆新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